安成道中作六首(其四)

愚智纷纷同一朽,剪断愁根莫如酒,谁是瓢赍不离手。

但令秋秫登我场,不应它日羞牛后。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鉴赏

这首诗以深沉的哲理和生动的语言,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解脱之道。诗人刘弇在《安成道中作六首(其四)》中,通过对比“愚智”与“愁根”,表达了对人生苦短、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

首句“愚智纷纷同一朽”揭示了人生的普遍性,无论是智者还是愚人,在生命的终局面前都是相同的,都逃不过岁月的侵蚀。这种对生命本质的洞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深刻理解。

接着,“剪断愁根莫如酒”一句,诗人提出了一个看似消极实则富含哲理的建议——通过饮酒来暂时忘却烦恼。这里的“愁根”象征着人生的忧愁与痛苦,而“酒”则成为了一种逃避现实、暂时摆脱烦恼的方式。然而,诗人紧接着提出疑问:“谁是瓢赍不离手?”即,谁能真正地将酒作为生活的全部寄托而不被其所困?这句问话引出了对逃避现实行为的反思,暗示了真正的解脱并非依赖外物,而是内心的觉醒与超越。

最后,“但令秋秫登我场,不应它日羞牛后。”诗人以秋秫(一种用于酿酒的谷物)为喻,表达了对通过辛勤劳动获取生活所需、实现自我价值的肯定。这里,“不应它日羞牛后”意味着不应让未来的自己因今日的懒惰或放纵而感到羞愧,强调了努力与自省的重要性。整句话鼓励人们通过正当的努力和自我约束,追求有意义的生活,避免将来后悔。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人生、解脱、劳动与自省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独到见解。它不仅反映了对现实的清醒认识,也蕴含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鼓励人们在面对生活的挑战时,既要勇于面对,又要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智慧。

收录诗词(446)

刘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丰进士。知嘉州峨眉县,改太学博士。元符中,进南郊大礼赋,除秘书省正字。徽宗时,改著作佐郎、实录检讨官。崇宁元年卒,年五十五。《宋史》有传。著有《龙云集》三十二卷,词有《彊村丛书》本《云龙先生乐府》一卷

  • 号:云龙
  • 籍贯:安福(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48-1102

相关古诗词

安成道中作六首(其五)

新里当南义枥北,一水中飞抹山帛,吴歈楚俚愁狂客。

十年仍作?嵼游,羞拾灵蓍问通塞。

形式: 古风

安成道中作六首(其六)

酸然软雨吹空濛,忽挂万丈横霄虹,阴晴回互倏翕中。

由来天意不可测,惜哉庶物终鞠穷。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夜叹

丹鸟白鸟争吞吐,还云去云无定度。

不无夏簟工熨体,况有秋螀竞扶户。

一嘅三叹讵如许,客思纷纷野烟缕。

宵明景晏挂斜河,丛萱苒蒻团清露。

有美一人在西方,白玉佩环珠两珰,明眸皓齿艳朝阳。

企予望汝涕泗滂,安得捉汝罗衣裳。

形式: 古风

送曾该

纷纷夸毗子,什伯罗秦缶。

击考非无声,顾出俗物后。

曾侯西昌来,颖拔殆天就。

等閒发秀语,飒洒如振垢。

渠黄为世生,骏骨谢前朽。

整顿万里足,往矣擅天厩。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