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退食西轩玩竺坟,鹊炉烟细篆难分。
劳生未识心斋理,枉学颜徒不茹荤。
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养性的生活态度。“退食西轩玩竺坟”一句,设定了诗人隐逸于山林之中的场景。这里的“食”,指的是简简单单的饮食,而非奢侈;“西轩”,则是指向西的窗前;“竺坟”,即竹林中自然形成的小丘。这一句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自在享受清贫生活的情景。
接下来的“鹊炉烟细篆难分”进一步渲染了这份宁静与和谐。这里的“鹊炉”,是指古代的一种取暖设备,类似于小型的火炉;而“篆”,则是一种用竹编织成的小筛子,用以过滤物品。这句诗通过对细微烟气难以分辨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宁静、淡泊的情感。
在“劳生未识心斋理”一句中,“劳生”指的是世间忙碌奔波的人们;“心斋”,则是内心的清净与修养。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对那些不知道如何修身养性的世人的一种同情和怜悯。
最后,"枉学颜徒不茹荤"一句中,“枉学”指的是徒劳无功的学习;“颜徒”,是古代学者之意;而“茹荤”,则是一种野菜,这里用来比喻简单的生活。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观点,即那些只知书本知识、不知返璞归真的读书人,终究无法领悟到生活中的真谛。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以及对世间喧嚣与内心修养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于清贫自适、超脱物欲的向往。
不详
箕岭逃尧去不回,沈沈遗甃碧烟开。
廉泉让水犹堪贵,何况曾轻天下来。
楚雀乘春翐翐飞,蒜头椒目禀生微。
风前莫学惊鸥散,堂上人无海客机。
班葛才华尽冠时,如何褒贬两参差。
八公并号翀霄客,谁作当年诣吏辞。
室饵初尝谒帝晨,宫中鸡犬亦登真。
可怜南面称孤贵,才作仙家守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