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雪

丰年不救两河饥,腊尽才看小雪飞。

漫说春来膏泽好,其如垄上麦苗稀。

空花只解惊愁眼,湿絮宁堪补败衣。

颇笑西台瘖御史,日斜骑马踏泥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春雪》由金代诗人史肃所作,通过对春雪的描绘,反映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注与感慨。

首联“丰年不救两河饥,腊尽才看小雪飞”开篇即揭示了社会的贫瘠与不公。丰年本应是丰收之年的代称,但在这首诗中却用来形容两河流域的饥荒,形成强烈的反差。腊月已过,才见到小雪飘落,暗示了这场雪来得迟缓,对于解决饥荒问题帮助有限。

颔联“漫说春来膏泽好,其如垄上麦苗稀”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春雨本是滋润万物的象征,但在诗人看来,即使春雨带来恩泽,也难以弥补田间麦苗的稀疏,形象地表达了对农业歉收的忧虑。

颈联“空花只解惊愁眼,湿絮宁堪补败衣”运用比喻手法,将春雪比作空花和湿絮,既不能缓解内心的愁苦,也无法修补破旧的衣服,生动地展现了春雪带来的只是短暂的安慰,无法解决根本问题的现实。

尾联“颇笑西台瘖御史,日斜骑马踏泥归”则通过讽刺的方式,批评了某些官员在面对民生疾苦时的无能与冷漠。诗人以“西台瘖御史”的形象,暗指那些失职的官员,他们在日暮时分,依然骑马踏着泥泞归家,无视百姓的疾苦,表现了对社会不公的强烈不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雪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与忧虑。

收录诗词(30)

史肃(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侨居北京路大定府合众县(今辽宁省凌源县西北)

  • 字:舜元
  • 籍贯:京兆(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约公元1195年前后在世

相关古诗词

渭南县斋秋雨

穴床撑拄小窗前,一点青灯照不眠。

檐溜淙琤风淅沥,嫩凉如水夜如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假梅

绿窗娇小似梅人,素手东风巧思新。

鸾尾剪裁千颗雪,蜂脾点缀一家春。

长教客枕生幽思,不逐林花委路尘。

莫道去非诗破的,兔毫那解写花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临泉道中

半世事行役,兹游初未经。

峡门迷白昼,岭脊上青冥。

涧曲莓苔滑,松盘雾雨溟。

登危人局蹐,涉险马竛竮。

落日留行客,投鞭得驿亭。

短墙明积雪,破屋漏疏星。

羌笛谁三弄,羁怀强一听。

葭芦知不远,河外数峰青。

形式: 排律 押[青]韵

自感

形骸付与甄陶外,祸福难防倚伏前。

孔雀若知牛有角,应须忍渴过寒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