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抃所作的《沈侯见和再次前韵》。诗中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内心的纯净追求。首句“举目皆仙迹”表达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超凡感受,仿佛每一处都蕴含着神秘与神圣。接着“斋心远俗流”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世俗的超脱,通过斋心来远离尘世的纷扰。
“江山入诗助,蘋藻为神羞”两句,诗人将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巧妙融合,江山之美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而他则以蘋藻(水生植物)自谦,表示自己的微薄之献不足以配得上如此壮丽的自然景色。这种谦逊的态度,体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魅力。
后半部分“去矣登危峤,归仍泛稳舟”描述了诗人行旅中的情景,无论是攀登险峻的山峰,还是乘船于平稳的江面,都充满了探索与自由的精神。最后“何劳叹萧索,无惜话真游”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真正旅行意义的理解,即旅行不仅是为了欣赏外在的风景,更是心灵的洗礼与成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追求以及对精神境界的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