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十亩江头地,今时靖节园。
辋川惭画古,绿野谩名存。
自有菊成径,何须花满原。
是间无俗物,不用闭松门。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廖行之的《向氏归来园》,通过对十亩江头的靖节园描绘,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宁静雅致环境的赞美。首句“十亩江头地”展现了园子的规模和地理位置,而“今时靖节园”则借用了陶渊明的典故,暗示园主有隐逸之志。
颔联“辋川惭画古,绿野谩名存”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古代辋川山水画的赞美,同时也感慨眼前虽有绿野之名,但实际美景可能已不如昔。这里的“惭”和“谩”二字,流露出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落差感。
颈联“自有菊成径,何须花满原”进一步强调了园中自然之美,菊花小径自成风景,不必追求繁花满园的热闹。这体现了诗人对简朴自然的偏好和对世俗繁华的疏离。
尾联“是间无俗物,不用闭松门”直接表达了园中的清幽与超脱,诗人认为这里没有世俗的纷扰,无需关闭松门以隔绝尘世,流露出一种隐逸生活的理想境界。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怀,寓情于景,展现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宁静淡泊生活的追求。
不详
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一雨洗残暑,初秋生嫩凉。
寸岑馀黛绿,多稼已云黄。
早觉宦情薄,可能诗兴长。
空惭赋囊粟,持底报君王。
岁晚旅怀恶,云平东望赊。
故人空眼底,别恨忆江涯。
尺素形声画,萍踪溷齿牙。
襟期定何许,归梦恼胡笳。
与愁添悴色,为老出孤标。
髣髴生银缕,依微散玉苗。
摘除犹茁茁,晞沐更萧萧。
相见函关路,应符物色邀。
怪底微禽似有知,区区舌吻竟奚为。
欲将终日能鸣巧,深为当时远害思。
布谷尚应勤播种,春畦何事较公私。
谁如独占催科考,无复阳城恨拙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