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曾道咄于人,宁从湖海去。
高名千古存,闾里今亦著。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鲁连的人物,其高尚的名声流传千古,即便在现今的村落中也广为人知。诗中通过“曾道咄于人”这一句,可能暗指鲁连曾经对他人有过劝谏或教导,展现了他的人格魅力和影响力。接着,“宁从湖海去”一句则可能表达了鲁连不拘小节、追求自由的精神,愿意远离尘嚣,到广阔的湖海之间寻求心灵的归宿。整首诗通过对比古今,强调了鲁连高尚品德与精神追求的永恒价值,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杨时芬在明朝时期创作此诗,或许是为了颂扬鲁连这样的历史人物,激励人们追求高尚道德与自由精神。
不详
大火西流金气清,长林淅沥起秋声。
齐纨肩冷班姬怨,楚赋悲生宋玉情。
风荡芙蓉翻露滴,雨寒蟋蟀入霄征。
登山临水增惆怅,翘首高天一雁横。
双星耿耿度明河,一水盈盈旧恨多。
玉杼捲残思独苦,紫箫声断倩谁和。
星桥露冷侵歌扇,月帐云轻薄绮罗。
别去含情更欲语,谁怜天路亦风波。
诗思入秋兴转豪,夜深凭几读离骚。
薜萝采得堪为佩,萤燄囊成好继膏。
历块漫思千里马,识机谁遇九方皋。
年来肮脏多遗俗,潦倒风前醉浊醪。
孤亭兀坐思悠悠,满目平芜杜若洲。
水路江潭水色净,雨霏山郭暮烟收。
金茎不赐文园渴,玉露空擎仙掌浮。
摇落正当悲岁晏,壮心何处觅吴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