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三至滕王阁叠前韵

江帆屡载轻蓑到,船头互衔船尾。

万舶成喧,孤踪向寂,仍觅栏杆来倚。晴暾乍起。

见几个箯舆,一行珠翠。

知是谁家,自惭相遇判荣悴。

前年波暗浪浊,客心惊绝处,今又清水。

鹭点平沙,人团峭堞,才领些些春意。红丝砚洗。

傍三寸苔皮,半枝花泪。可许留题,旧游词句里。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鉴赏

此诗描绘了多次造访滕王阁的所见所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之美。首句“江帆屡载轻蓑到”,开篇即以江上帆影与轻蓑为引,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接着,“船头互衔船尾”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船只相连的景象,仿佛在水面上编织了一幅流动的画卷。

“万舶成喧,孤踪向寂,仍觅栏杆来倚”,通过对比喧闹与寂静,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晴日初升之时,诗人见到几顶箯舆和一行珠翠,虽未明言何人,却能引发读者对身份的遐想,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前年波暗浪浊,客心惊绝处,今又清水”,这一转折,将时间线拉长,对比去年的波涛汹涌与今年的清澈平静,暗示着世事变迁,人心也随之起伏。鹭鸟点缀于平沙之上,人影映照在峭壁之间,这些细节描绘出一幅和谐共生的画面,透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红丝砚洗,傍三寸苔皮,半枝花泪”,最后几句以红丝砚、苔皮、花泪为喻,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细微之美,也寓含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回忆与感慨。这不仅是对滕王阁的赞美,也是对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哲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以及对生命历程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141)

黄之隽(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十六字令

猜。谁拂湘帘一线开。无人影,风送落花来。

形式: 词牌: 归字谣

看花回.八里庄饮杏花下

红粉平铺一片烟。花地花天。

好寻何处开樽坐,软裀不碍枝边。

玉楼人醉否,只此堪怜。曲子悠扬度筦弦。

花也嫣然。日斜春影迷濛里,趁微风、泼到人前。

罗衣飘几点,随意鲜妍。

形式: 词牌: 看花回 押[先]韵

锦缠道.丰台观芍药留宿城南花坞

海样韶光,直得一身漂去。任浮沉、万红深处。

露华渲染浓如许。叶叶衫罗,总被香黏住。

听吹来玉箫,似人私语。殢柔肠、醉云眠雨。

向閒亭、一枕谁为侣。夜深月上,梦与花魂遇。

形式: 词牌: 锦缠道

沁园春.咏蜀府扇

罗袖携来,素手才舒,微生嫩凉。

爱糁星细骨,半规晕紫,涂膏便面,一缕沿黄。

蝉雀休图,女鸾漫画,宁羡齐纨洁似霜。

堪持赠、是聚头谶好,摺叠情长。曾将粉靥遮藏。

奈弯处蛾眉漏一双。

喜浴馀渗久,不沾痕湿,眠时摇倦,偶压肌香。

扑蝶嫌轻,兜萤恨薄,刚飏茶烟出琐窗。

从头看,有泥金配色,小楷斜行。

形式: 词牌: 沁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