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代诗人杨弘道的《赠王数学》,主要通过对数学概念“阳一”与“阴二”的比喻,探讨了世间事物的对立统一和历史变迁。首句以阴阳哲学象征数量关系,暗示数学中的对立统一原则。次句进一步强调,自古以来,社会动荡时期往往多于太平盛世,暗指人事纷扰与自然规律的对比。
第三句提到“君子少”,意味着在乱世中坚守道德准则的人不多,而数学家王数学可能就是这样的君子,他的智慧如同“希夷愁极乘骡笑”,即使在困境中也能保持乐观和豁达,这借用汉代隐士扬雄的典故,表达对王数学超然处世态度的赞赏。
第四句提及另一位古人邵雍(康节),他深思宇宙奥秘,以击壤之歌抒发情怀,这里借以赞扬王数学的深厚学识和淡泊名利的精神。
最后两句,诗人表示自己对于世间万物变化的规律并未完全领悟,但对王数学精通的易经思想有所期待,询问易学中的变化之道是否在他家中仍有体现。整首诗寓言深刻,既赞美了数学家的智慧,也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