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我忆同乡萧县尹,人来频问水精宫。
万里趋朝书上考,相逢还恨别匆匆。
这首诗是明代杨士奇所作的《题竹赠萧令复任归安(其一)》。诗中以“我忆同乡萧县尹”开篇,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接着,“人来频问水精宫”,描绘了友人离任后,人们对其所在之地——水精宫的频繁询问,暗含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与怀念。
“万里趋朝书上考”,展现了友人从遥远的地方赴朝为官的情景,体现了其勤勉和忠诚。“相逢还恨别匆匆”,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喜悦,以及分别时的遗憾和不舍。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仕途的关切。
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友人离任后的孤独与他人对他的思念形成对比,突出了友情的珍贵。同时,也通过“万里趋朝”这一细节,展现了友人为国家服务的决心和毅力,体现了明代士人积极入世的精神风貌。
不详
明代大臣、学者,名寓,以字行,谥文贞,汉族。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雪堕关河枫叶丹,扁舟南去路漫漫。
一竿不是寻常赠,要看青青傲岁寒。
雨收云净气澄明,千尺长空动羽旌。
持向岭南随使节,高风犹是玉堂清。
衣上缁尘四十霜,玉华东畔忆家乡。
年年开到梅花日,吟咏疏篱野水傍。
窈窕文溪近武山,年年春早玉葩繁。
南平进士北京客,常对新图忆故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