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从兄

东门杨柳深,下有还乡路。

之子千里行,春风三月暮。

旅心常草草,飘忽不可驻。

居者空徘徊,行者亦反顾。

丈夫方贫贱,四海无所遇。

不如辙中鱼,犹以沫相喣。

悠悠大江水,日夕自东注。

何当激风雷,慰尔饥渴慕。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敞所作的《送从兄》。诗中描绘了送别之情,通过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离别时的哀愁与不舍。

首句“东门杨柳深,下有还乡路”,以东门外的杨柳为背景,暗示了送别的地点,同时“还乡路”预示了离别后归家的渴望。接着“之子千里行,春风三月暮”描绘了远行之人即将踏上千里之途,在春末的季节里,充满了对未来的不确定与期待。

“旅心常草草,飘忽不可驻”表达了远行者内心的不安与漂泊感,无法停留的孤独。而“居者空徘徊,行者亦反顾”则从另一角度描绘了送别者与被送者的复杂心情,既有对未来的担忧,也有对过去的留恋。

“丈夫方贫贱,四海无所遇”是对远行人处境的感慨,表达了在世态炎凉中的无奈与苦涩。“不如辙中鱼,犹以沫相喣”运用比喻,将远行人比作困于车辙中的鱼,虽身处困境,仍相互扶持,体现了人情的温暖与坚韧。

最后,“悠悠大江水,日夕自东注。何当激风雷,慰尔饥渴慕”以大江水的永恒流动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祝福,希望未来能有如风雷般的机遇,为他们带来慰藉与满足。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的交织,深刻地表达了离别之痛与对未来的期盼,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细腻的笔触。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山光寺送献臣

嘉集常苦难,送归岂辞远。

舣舟故相逐,携手行自挽。

古寺何崔巍,深林象岩巘。

幽寻取乘兴,造适非素选。

寒泉冰深池,衰草被长坂。

岁穷景萧条,僧老意缱绻。

胜赏竟谁同,相知幸非晚。

离怀自无极,日暮仍忘返。

形式: 古风

燕誉堂饮别朱著作

岁晚节物变,会难羁旅悲。

疏灯照四座,残菊醉空卮。

歌阕风雨起,舞馀冠佩攲。

天明念陈迹,忽忽丛予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以石为玉

梧台有沈璞,由来非一春。

时无司南驾,自比连城珍。

宁如昆邱叟,相与笑缁磷。

勿以名夸世,而将暗投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夜分东窗见月

逾望月弥晚,宵分在东窗。

随风漏疏隙,散彩夺寒釭。

留玩坐忘寐,启书对空缸。

惜哉皆陈迹,谁为足经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