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有怀寄王梅坞垓

向年治乱屡兴怀,此日清闲独把杯。

千古英雄人不见,一楼风雨梦初回。

空中变化观龙见,世上凄凉误凤来。

须入山林了生死,莫将心迹付尘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睡觉有怀寄王梅坞垓》是宋末元初时期诗人郑思肖所作。诗中蕴含着深沉的历史感慨与个人情感交织的复杂情绪。

首联“向年治乱屡兴怀,此日清闲独把杯”,诗人回顾往昔,面对国家的动荡与治理的艰难,心中充满忧虑与感慨;而今时今日,他得以暂时摆脱纷扰,独自举杯,享受片刻的宁静与清闲。这一对比,既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也流露出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满足与反思。

颔联“千古英雄人不见,一楼风雨梦初回”,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诗人感叹,无论古今,英雄人物都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只剩下自己在这座楼中,面对风雨,从梦境中醒来。这不仅是对英雄不再的哀叹,也是对自己孤独处境的写照,以及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

颈联“空中变化观龙见,世上凄凉误凤来”,通过“龙”与“凤”的象征,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落差的感慨。“龙”象征着高远的理想与卓越的才能,“凤”则代表了美好的机遇与命运的眷顾。然而,在现实中,这些美好往往难以实现,甚至被误解或忽视,如同“误凤来”一样。这句诗揭示了诗人对于自身才华未能得到充分施展的无奈与悲哀。

尾联“须入山林了生死,莫将心迹付尘埃”,诗人似乎在寻求一种解脱之道。他认为,只有远离尘嚣,遁入山林,才能真正地面对生死,找到内心的平静与解脱。这不仅是对现实困境的一种逃避,也是一种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希望在自然之中寻找到心灵的归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现实、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它不仅反映了个人的内心世界,也触及了更广泛的社会与历史主题,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和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403)

郑思肖(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画家。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 字:忆翁
  •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 生卒年:1241~1318

相关古诗词

送人之行在

歌断阳关奏暮笳,东风吹客向京华。

三更舟度淞江月,一路春连上苑花。

地逼星辰黄道近,山环宫殿紫云斜。

兹游归计须宜早,莫遣相思梦绕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飘零

飘零书剑十年吴,又见西风脱尽梧。

万顷秋生杯后兴,数茎雪上镜中须。

晴天空阔浮云尽,破屋荒凉俗梦无。

惟有固穷心不改,左经右史足清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怀归

突兀高楼落照间,此身迥出俯人寰。

客心不逐年华老,诗兴何曾月夜闲。

峡水流归天际海,淮云飞度浙中山。

杜鹃啼后归舟发,只有春愁满载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南山老松

凌空独立挺精神,节操森森骨不尘。

半夜波涛惊鹤梦,几番风雨护龙身。

心贞宁受岁寒变,气老常涵古意新。

终见取为梁栋去,紫烟空锁碧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