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宿百丈

上元独宿寒岩寺,卧看篝灯映薄纱。

夜久雪猿啼岳顶,梦回清月在梅花。

十分春瘦缘何事,一掬归心未到家。

却忆少年行乐处,软红香雾喷京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上元节独自在寒岩寺过夜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的静谧与孤独,以及对往昔欢乐时光的回忆。

首联“上元独宿寒岩寺,卧看篝灯映薄纱”,开篇点明了时间地点和情境,上元佳节,诗人独自一人在寒岩寺中,透过薄纱窗帷,看着篝火的光影映照其上,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

颔联“夜久雪猿啼岳顶,梦回清月在梅花”,进一步深化了夜晚的景象。夜深人静之时,山岳之巅传来雪猿的啼声,清冷的月光洒在梅花之上,这一画面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生机,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绪的飘渺。

颈联“十分春瘦缘何事,一掬归心未到家”,转而抒发了诗人的情感。春天的景色虽美,但诗人心中的愁绪却如同消瘦了一般,难以言喻。同时,他心中渴望回家的念头却始终未能实现,表达了诗人对家的深深思念和对现实处境的无奈。

尾联“却忆少年行乐处,软红香雾喷京华”,以回忆的方式收束全诗。诗人回想起了少年时在繁华京城的快乐时光,那里的红尘香雾仿佛仍在眼前,与当前的孤独形成了鲜明对比,更增添了对过往美好生活的怀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孤独与思乡之情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次韵黄次山见寄

君诗清绝似沅湘,写妙宣心气味长。

地僻且为三径乐,才高真是万夫望。

随流我自分泾渭,赏骏谁能略牝黄。

自古丰城匿神物,斗牛应觉动光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春日同祖贤二道人步云归亭忽忆东坡此日诗有怀其人次韵

谁家杨柳欲遮门,依约东坡醉处村。

捶地不堪华屋句,仰天空记刻舟痕。

尚馀千载风流在,乞与三人语笑温。

归路松风吹冻耳,共追前事吊英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与客论东坡作此

东坡醉墨浩琳琅,千首空馀万丈光。

雪里芭蕉失寒暑,眼中骐骥略玄黄。

机轮妙转风雷舌,春色浓缠锦绣肠。

可惜骑鱼天上去,断弦空壁暗凄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京师上元观驾二首(其一)

及时膏雨已阑珊,黄道新泥晓未乾。

白面郎敲金镫过,红妆人揭绣帘看。

管弦叫月宣和气,灯火烧空夺暮寒。

咫尺凤楼开雉扇,玉皇仙仗紫云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