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老夫屡与死为邻,急报家人早入京。
正虑舟行流未滑,枕前快听泻檐声。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杜范的作品,名为《枕上偶成三首(其三)》。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忧虑和迫切。在这里,我们不妨将诗中的意境与用词进行一番探讨。
“老夫屡与死为邻”,这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死亡的恐惧与亲近感。诗人自称“老夫”,显露出一种无奈和悲凉,表明他已经年迈,生命之树即将凋零。而“屡与死为邻”则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内心对死亡的恐惧,他仿佛总是与死亡擦肩而过,这种生死边缘的感受让人不寒而栗。
紧接着,“急报家人早入京”,诗人的忧虑转向了家庭。诗人希望家人能够尽快到达京城,可能是因为京城相对安全,也许是诗人希望在生命结束前能与亲人团聚。这一句流露出诗人对于家庭的挂念和担心。
下两句“正虑舟行流未滑,枕前快听泻檐声”,则展示了诗人的现实处境。他正在乘船旅行,但却担忧航行不顺,水流未至平滑。同时,他躺在枕上,急切地聆听着舟上的泻檐(古代船只用来排水的工具)发出的声音。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当下的不安与焦虑。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死亡的反复提醒和家庭的急切呼唤,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伤与无奈。同时,诗中所用的意象,如“屡与死为邻”、“泻檐声”,也生动地传达出了诗人的紧迫感受,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当时的心境和情感。
不详
莫讶青山小,山因洞得名。
仙人骑鹤去,留迹在空明。
攒空巨石太崔嵬,踊跃山巅亦壮哉。
谁把斧斤挥直下,斫开洞户许人来。
遥睇前峰已出奇,从今便合办新诗。
山灵似是知予意,拥翠来迎步步移。
葱疗丹田麦疗饥,葱羹麦饭两相宜。
请君试上城头望,多少人家午未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