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寺纪缘图

不鸣则已鸣惊人,钟楼寺钟必有神。

少小离乡归白发,此钟不是当年物。

杜夔柴玉姓氏新,受二千斛重万钧。

蛟龙夜愁山谷震,力敌鲸鱼不能奋。

阇黎抱钟饥乱号,撞破头颅人莫问。

我时到寺日正中,一楼扃固尘埃封。

蒲牢则瘖佛不聋,劝僧竭力敲顽铜。

意诚从古感金石,百万金钱忍空掷。

不然飞去洪涛中,未必归来风雨夕。

更数百手如撞莛,雷霆忽发铜山崩。

万人堵集咸疑惊,适从何来此老伧。

一日喧传遍城郭,疑我前身大乘僧。

孙郎作歌诧奇事,咄咄千言神鬼悸。

世间万事皆偶然,其中或亦关因缘。

贱子无聊博游戏,岂有回天神术异。

佛非无力假手我,知我胸多不平气。

升沈显晦各有时,不遇其人姑待之。

穆然语默两不苟,纳纳乾坤此我师。吁嗟乎!

大梦纷纷醒谁早,庸人转厌钟声扰。

平生欲鸣君岂知,一卧沧江十年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汤贻汾的《钟寺纪缘图》描绘了一幅寺庙钟声引发的奇特故事。首句“不鸣则已鸣惊人”,以钟声比喻人的才华或力量,暗示一旦展现就会令人震惊。接着,诗人通过“钟楼寺钟必有神”表达对钟声神奇力量的敬畏。

诗中提到钟声唤起诗人对往昔的回忆,“少小离乡归白发”,感叹岁月流逝。钟声也象征着变化,“此钟不是当年物”,暗示世事变迁。杜夔柴玉是钟的主人,他倾尽全力敲击,钟声威猛如蛟龙撼动山谷,甚至能震慑鲸鱼。

然而,钟声也曾带来苦难,如“阇黎抱钟饥乱号”,反映出生活的艰辛。诗人鼓励僧侣敲钟,认为真诚的力量可以感动天地,即使金钱再多也不应浪费。他还自嘲说,自己只是借此寻求消遣,而非拥有神奇的能力。

最后,诗人感慨人生无常,钟声虽引起轰动,但世人往往不解其意,庸人厌烦。他以“一卧沧江十年老”表达对命运无常的无奈,以及对鸣钟寓意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以钟寺为线索,寓言般地探讨了人生的起伏、命运的无常和因缘的奇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观察与思考。

收录诗词(20)

汤贻汾(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画(其一)

头上松涛足底泉,松间草阁住诗仙。

不愁寂寞无俦侣,有个间鸥略彴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题画(其二)

南北东西四面风,行人劳逸自然公。

尚嫌流水无情甚,一例滔滔只赴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秋夜同润堂知白露坐平台有怀筠塘先生邵陵

平台高敞压回流,蕲簟胡床坐上头。

凉笛一声天在水,飞鸦数点月横秋。

莫辞玉斝倾三雅,更对金波咏《四愁》。

无那闪湘浦隔,茱萸江路渺夷犹。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秋日漫兴

萧瑟真同庾信哀,平芜莽苍倦登台。

天涯岁月黄鸡唱,徼外风霜白雁来。

南国尚劳横海将,中朝谁是济川才。

罪言欲吐还缄口,日饮亡何覆一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