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岱下阻雪不得登

雪色凝空路百盘,十年三过一登难。

驽骀那复胜鞿靮,后鹘何当借羽翰。

汉畤秦碑思帝子,金函玉检记祠官。

谁知泰岱春晴望,转作峨嵋天半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秦松龄的《过岱下阻雪不得登》描绘了诗人雪中艰难跋涉,试图登山却因天气阻挠未能如愿的场景。首句“雪色凝空路百盘”以生动的视觉形象展示了雪覆盖山道,路面曲折难行的画面。"十年三过一登难"则表达了诗人对登泰山的执着与不易,十年间仅能三次尝试,每次都充满挑战。

接下来的两句“驽骀那复胜鞿靮,后鹘何当借羽翰”运用比喻,将自己比作劣马(驽骀),暗示了攀登的艰辛,而希望像后鹘那样借助翅膀(羽翰)飞越困难,表达了对高远目标的向往和对自己能力的谦逊自省。

中间两联“汉畤秦碑思帝子,金函玉检记祠官”通过联想历史遗迹,寄托对古代帝王的追思,同时也暗含着对泰山神灵的敬仰,以及对自身未能亲临祭祀的遗憾。

尾句“谁知泰岱春晴望,转作峨嵋天半看”以出人意料的转折,表达了诗人即使在泰山之顶遥望,此刻却仿佛看到的是峨眉山,寓言式的表达中透露出一种超脱现实的旷达之情,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豁达与对自然景色的热爱。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雪阻登山为线索,融入了历史典故和个人感慨,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和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

收录诗词(31)

秦松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续和唐人惠山诗(其一)

出郭见山色,日夕一青苍。

清泉来玉洞,更上漪澜堂。

绠汲无寒暑,冠盖纷游翔。

沾洒若春雪,岩石生幽光。

始知耳目异,旋觉心脾香。

济物固其性,尘垢能相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续和唐人惠山诗(其二)

春风吹山麓,回塘集游人。

山容自终古,物情时与新。

草木何华滋,水石亦粼粼。

罗绮照楼阁,白日凝香尘。

夕磬下林杪,翠羽归青旻。

此时幽居者,萧然绝比邻。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续和唐人惠山诗(其三)

白鹤来何方,草堂多深樾。

清唳时一闻,林峦自杳绝。

水槛开素书,坐看暮云灭。

石磴落红满,山头吐明月。

风籁一壑清,道心中夜发。

莫使花尽扫,高人有车辙。

形式: 古风

寒女叹(其一)

卖去结绿珠,独上流黄机。

织成双鸳锦,谁家作舞衣。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