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秋涛宗伯云淙书院杂咏四首(其三)馀箫阁

达人后万物,妙音取其馀。

异心造灵景,架阁临清渠。

开窗凉飒飒,万籁相笙竽。

孰为黄钟鼓,孰随洞箫嘘。

每每闻一声,怨慕动斯须。

风雨关长叹,馀情曷告予。

为想凤皇至,遐哉追皇虞。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深刻感悟。

首句“达人后万物,妙音取其馀”点明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深刻理解,认为在万物之中,能够捕捉到那些微妙的声音,是达到某种境界的表现。接着,“异心造灵景,架阁临清渠”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独特感受,仿佛心灵创造出的灵妙景象,站在清澈的水边,与自然对话。

“开窗凉飒飒,万籁相笙竽”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和谐,窗户打开,微风拂过,各种自然声音交织在一起,如同音乐般悦耳。这里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声音比作音乐,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和艺术感。

“孰为黄钟鼓,孰随洞箫嘘”则以乐器比喻自然界的声响,黄钟代表深沉有力的声音,洞箫则象征着轻柔悠扬的旋律,形象地展示了自然界声音的多样性和层次感。

“每每闻一声,怨慕动斯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声的敏感和情感共鸣,每听到一声,无论是欢喜还是哀愁,都会触动他的心绪,引发短暂的情感波动。

“风雨关长叹,馀情曷告予”则是诗人面对自然界的风雨变化时的感慨,风雨关涉到生活的艰难与无常,他不禁长叹,心中余情未尽,却不知如何表达。

最后,“为想凤皇至,遐哉追皇虞”寄托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想象凤凰降临,追寻古代圣贤的智慧与美德,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历史文化的敬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声音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历史的独到见解,充满了哲理意味和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842)

何吾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陈秋涛宗伯云淙书院杂咏四首(其四)邀瀑亭

银汉横天际,飞泉绝壁惊。

馀唾群山响,朔雪澹前楹。

前乎千古者,若为搆斯亭。

主人窅然坐,澄怀冰雪莹。

击节以相邀,四坐荡孤清。

先圣取其濯,江汉万古名。

吾子以此洗,道心日日生。

形式: 古风

辛酉使道宿涿州饮赵漳侯宅四首(其一)

采采南山下,绿叶发长茎。

素葩湛嫣香,玛瑙条疏英。

言树高堂背,以写忘忧情。

况兹宝婺光,九十常敷荣。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辛酉使道宿涿州饮赵漳侯宅四首(其二)

惟此萱树花,亦名宜男草。

君家老莱子,五十未孩抱。

俄然产双璧,芳华并国宝。

异乳乃同生,以欢北堂老。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辛酉使道宿涿州饮赵漳侯宅四首(其三)

闻君祖陇陂,柳多连理枝。

昊天贶令德,特地吐桢奇。

合则为栋梁,联乃集凤仪。

贤哉临漳侯,永不匮孝思。

桂蕊朝丛丛,福生何穷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