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道遗荣利,趋物丧其真。
诎伸难并观,高尚良可伦。
不见玄庐子,精神已无存。
煌煌口中珠,含此谁为珍。
富贵焉足求,甘我贱与贫。
不详
明朝大臣。祖居亳州城内薛家巷。年十二能诗。举正德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谏武宗南巡,受杖夺俸。旋引疾归。起故官,改吏部,历考功郎中。正德十五年(1520年)再次被起用,任吏部考功司郎中。嘉靖二年(1523年),朝中发生“大礼”之争,撰写《为人后解》《为人后辨》等万言书上奏,反对皇上以生父为皇考,招致皇帝大怒,被捕押于镇抚司后赦出。嘉靖十八年(1539年),担任春坊司直兼翰林检讨司,不久病死家中,享年五十,被追封为太常少卿
炎方信巨丽,海峤弥光辉。
冲波迅交属,断岫崒相围。
铜乳隐云穴,金膏被石埼。
青林互缭绕,玉草竞芳菲。
岭戍接丹徼,县斋当翠微。
褰开尽洲岛,偃卧同岩扉。
高阁祗自闭,鸣琴方独挥。
心和物皆定,欲静神来依。
灵境邈难测,异人游岂稀。
虚无翡翠盖,髣髴芙蓉衣。
安邑傥可累,吾将从此归。
庄生卧濠梁,范子去海隅。
行止信难侔,远迹要不殊。
伊予慕栖遁,脱冠归里闾。
卜宅近郊坰,葺宇就田庐。
南荣面崇冈,北牖背幽墟。
虽非山水地,取乐自有馀。
筑牖仍先趾,穿池即故渠。
林木尽旧行,圃畦皆曩区。
寡欲罕所营,众美亦云俱。
爵禄无常位,贫贱有安居。
岂惟畏淹留,得以免忧虞。
欢此平生情,永言焉可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