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崔伯宪谢王正甫遗三灵丸蜀茶

一丸道士曾投药,七碗先生亦爱茶。

服久有时轻俗骨,味新应早摘灵芽。

病躯自健遗藤杖,睡眼全醒耐烛花。

可是兼饶诗力壮,芙蓉幕里句堪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一位道士曾服用过一颗神奇的药丸,七碗先生也深深热爱着茶香。
长期饮用后,有时能去除世俗之气,新鲜的味道应该来自早采的灵异茶叶。
病弱的身体因为这茶而逐渐恢复,连打盹的眼睛也因茶香而完全清醒,耐受烛火的闪烁。
这茶似乎还能增强诗人的创作力,芙蓉帐中的诗句更是值得赞赏。

注释

道士:指修道之人,可能指炼丹或修行者。
七碗先生:可能是对爱好饮茶者的尊称,也可能指某位擅长品茶的文化人。
俗骨:指世俗的气质或习气。
灵芽:指珍贵或有灵性的茶叶。
藤杖:古人常用的行走工具,这里可能暗示身体状况。
烛花:蜡烛燃烧后的火花,形容夜晚的照明。
诗力:指诗人的创作能力。
芙蓉幕:可能指华美的帷帐,也可能暗指文人雅集的场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强至的作品,题为《依韵和崔伯宪谢王正甫遗三灵丸蜀茶》。诗中,诗人以独特的视角表达了对朋友赠送的珍贵药材“三灵丸”和蜀地名茶的感激之情。首联“一丸道士曾投药,七碗先生亦爱茶”描绘了道士与爱茶人士的形象,暗示了赠品的不凡来历和品质。

颔联“服久有时轻俗骨,味新应早摘灵芽”进一步强调了这些药物和茶叶的功效,认为长期服用能去除俗气,新采的茶叶更是蕴含着神奇的力量。颈联“病躯自健遗藤杖,睡眼全醒耐烛花”描述了诗人身体状况的改善,以及饮茶后精神焕发,即使在昏暗的烛光下也能保持清醒。

尾联“可是兼饶诗力壮,芙蓉幕里句堪嘉”则将话题转向了诗才,言下之意是说,这些药物和茶不仅有益健康,还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使他在诗歌创作上更加饱满有力,诗句在芙蓉帐幕般的环境中显得尤为出色。

整首诗通过描绘药物和茶的神奇效果,以及它们对诗人生活和创作的积极影响,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833)

强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依韵和彭九及之归养之什

江南春自好,蜀客亦思归。

泪与花俱落,心随燕共飞。

露章还子舍,孝理副宸闱。

禁署风流后,谋渔未有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依韵和答公谔郎中冠氏道中偶成

漭漭黄埃接大河,驱车底处觅阳和。

参差花信春将半,恼乱诗情日转多。

乐事恍如初觉梦,年光撇若迅流波。

马蹄莫放归时缓,知有佳人听玉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依韵和答陆革进士招饮池上诗

主人爱客扫林亭,天影波光相与明。

蝶傍池边飞舞惯,鸟从花上往来轻。

沧浪傲世不复羡,鶗鴂妒春惟欲鸣。

能趁繁枝开熟酿,先拚黄帽为君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依韵和答陈公度五邑季点道中见寄之什

幕府清郎安在哉,方冬行县冒尘埃。

寂寥坐客思车乐,点检诗朋欠鼎来。

按吏最谁官簿整,教民几处战旗开。

未应输我论文饮,赢得新诗满箧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