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李子德(其三)

拜跪烦儿女,追陪有弟昆。

云开王剪庙,风起魏公原。

侠气凌三辅,哀思叫九阍。

向来多感激,不觉倒清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此诗《过李子德(其三)》是清代学者顾炎武所作,通过“拜跪烦儿女,追陪有弟昆”两句,描绘了诗人对故友李子德的深切怀念与追忆,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哀思与不舍。接下来,“云开王剪庙,风起魏公原”两句运用典故,借历史人物王翦和魏公,象征着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与缅怀,同时也暗含着对逝者精神的传承与纪念。接着,“侠气凌三辅,哀思叫九阍”则进一步展现了李子德生前的侠义精神与高尚品德,以及诗人对其深沉的哀悼之情。最后,“向来多感激,不觉倒清樽”一句,以酒祭奠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李子德的感激与怀念,情感真挚,感人至深。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逝者的哀思,也有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体现了顾炎武深厚的人文情怀与历史责任感。

收录诗词(407)

顾炎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 字:忠清
  •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 生卒年:1613.7.15-1682.2.15

相关古诗词

过李子德(其四)

拟卜南山宅,先寻北道邻。

关河愁欲遍,缟纻竟谁亲。

异国逢矜式,同人待隐沦。

便思来岳顶,挥手谢风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皂帽

皂帽冬常著,青山老自看。

鸟怜池树静,云近岳天寒。

淡食随人给,藜床任地安。

閒来过道院,不为访金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采芝

采芝来谷底,汲水到池坳。

不碍风尘际,常观气化交。

晨光明虎迹,夕雾隐鸢巢。

昔日幽人住,攀厓此结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肴]韵

寄李生云沾时寓曲周僧舍课子衍生

岁晚漳河朔雪霏,仆夫持得尺书归。

三冬文史常堆案,一室弦歌自掩扉。

古庙薪残烧粥冷,荒陂水少食鱼稀。

何如长白山中寺,莫使匡时雅志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