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杨柳歌三首(其一)

柳条三尺长,明日清明节。

江南小儿女,采作流苏结。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清明时节,少女们采摘柳条制作装饰品的情景,充满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活的温馨。"柳条三尺长",简洁明快地勾勒出柳枝的长度,暗示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明日清明节",点出了时间背景,清明节作为传统节日,有着扫墓祭祖、踏青赏花的文化习俗,而在此时采摘柳条,或许还蕴含着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与寄托。

"江南小儿女",一句中透露出地域特色和人物身份,江南多水乡,儿女们则指年轻女子,她们的形象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气息。"采作流苏结",流苏是一种装饰品,常用于衣物或饰品上,以增加美感。通过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少女们的巧手和审美情趣,也反映了她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创造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捕捉了春日里江南少女的生活片段,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蕴含了人文情感,是一幅生动的民俗画卷。

收录诗词(9)

许虬(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折杨柳歌三首(其二)

千树宫墙柳,万朵道旁花。

折柳在侬手,花飞到谁家?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天池山访元叹门榜落木庵为寒河谭子笔

落木庵中卧老禅,寒河风雅笔如椽。

垂来白发耽高隐,散尽黄金忆少年。

十亩秋茶新雨后,半山霜蕨夕阳边。

开元天宝诗亡后,欲问人间寡和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河西关

去国何曾隔绛霄,幽燕襟带古迢遥。

尾箕斜绾星千里,恒卫中分水二条。

铁笛漫惊龙塞月,玉钗春怨凤城箫。

还将清啸凭酬对,南北音书任寂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黔中岁暮漫兴

紫电飞驰尽锦袍,悲风猎猎下城壕。

夜闻北里歌声合,晓望南云杀气高。

岂有功名如绛灌,独尊刀笔到萧曹。

长安只在青天上,莫忆春明露井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