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重游沧浪亭

馆梧霜叶秋飞尽,高城雁回初响。

半潦通桥,层烟冠石,吟屐萧萧孤上。寒钟又放。

送天末潮音,替人悲壮。

倚遍危阑,旧游谁共诉心赏。

文章流寓自古,水亭风咏地,空肃遗像。

土木移形,衣冠换目,时事几翻新样。沈吟片晌。

指吴会浮云,晚生千嶂。待语西施,越丝愁细网。

形式:

鉴赏

这首《齐天乐·重游沧浪亭》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词人陈锐所作,描绘了深秋时节重访沧浪亭的景象和感慨。开篇以“馆梧霜叶秋飞尽,高城雁回初响”起笔,展现了秋意浓厚的环境,梧桐叶落,大雁南归,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接下来,“半潦通桥,层烟冠石,吟屐萧萧孤上”,通过描写小桥积水、烟雾缭绕的石头和独自漫步的情景,传达出词人孤独而沉思的情绪。

“寒钟又放。送天末潮音,替人悲壮”一句,借寒钟声和潮水声,表达了词人内心的苍凉与壮志未酬之感。他倚着栏杆,怀念旧日的游历,却无人共享此刻的心境。“文章流寓自古,水亭风咏地,空肃遗像”则感慨时光流转,沧浪亭的遗迹依然,但人事已非,世事变迁。

“土木移形,衣冠换目,时事几翻新样”进一步深化这种历史沧桑感,暗示着时代的更迭。词人沉吟片刻,遥望远方的吴会之地,只见浮云蔽日,晚生的山峰如屏障般矗立,引发他对未来的忧虑。“待语西施,越丝愁细网”以西施的典故,比喻自己被复杂世事缠绕,如同被细丝编织的网,表达了深深的愁绪。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历史变迁的反思,展现了词人对人生无常和世事沧桑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82)

陈锐(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惜红衣.白石此词日字非韵也,叔问独以为当叶。姑徇其说,重和一首,不足以云勇

短巷冲霜,高楼碍日。暮寒犹力。

系马阊门,垣苔破荒碧。

杯盘送老,都看贱、年光如客。心寂。

歌散酒阑,学禅龛居息。狂花绮陌。

多半残春,随风堕茵藉。零香断梦,众国蚁柯北。

难得美人无恙,重共水沿山历。

莫但悲游事,冷落一江枫色。

形式:

寿楼春.题张彦云娟镜楼图卷子

春之人翩然。记惊鸿顾影,要眇疑仙。

几向微波通问,画屏寻欢。攘皓腕,歌幽兰。

抗和予、旁皇无端。

但镂想灵犀,镌芳丽琬,留照镜中年。

三生事,花如烟。有珠囊旧物,脂谱新编。

最念离鸾光隐,小蛾春寒。心上月,何时圆。

拚艳才、消磨婵娟。便金屋安排,盈盈并肩卿可怜。

形式:

烛影摇红

门掩昏灯,离觞斟酌愁深浅。

城根一夜雨漂花,春老吴娘院。拨尽炉灰坐暖。

数皋桥、羁游影遍。旧人谁证,吟鬓星稀,禅心泥溅。

江上枫青,琵琶还诉天涯怨。

眼前同调已无多,休作寻常看。梦里行云未散。

采江蓠、横塘寄远。清明过了,糁絮光阴,年年萍卷。

形式:

应天长.连雨有叹,用梦窗韵

风竿转暝,云絮蘸空,沈阴遍洒郊陌。

正见燕寒巢幕,衔泥话春色。乌衣巷,前度客。

定识我、秀眉吟窄。旧尘在、一片残衫,酒晕青碧。

哀乐念今昔。不到中年,不信世情隔。

但憾著书缘绝,咿唔抚空壁。沧波路,归思寂。

早倦听、下亭凄笛。赋愁了、冷雨檐花,清漏初滴。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