獭江曾节妇歌

獭江江水无纤垢,獭江奇女世希有。

米清昔重林宜人,玉洁今传曾节妇。

节妇贫家娘,十七嫁林郎。

林郎系亦出曾子,少为林嗣从林氏。

朱然先世本宗施,徐绩由来非姓李。

底事牵丝月下人?错教同姓结婚姻。

周公制礼鲁公犯,谁识斯人独认真。

斯人守礼足千古,洞房逃去不言苦。

任将沟水流东西,羞学鸳鸯交颈股。

从此想思天一偶,鳏鱼骠泊雌凤孤。

使君有妇如无妇,罗敷有夫难见夫。

夫君去后翁姑老,夫少弟妇鲜兄嫂。

举目无亲可奈何,相怜惟有阿姊好。

阿姊与妇同阿爷。贫难相助空咨嗟。

一男一女继夫后,啼饥号寒常牙牙。

饥寒苦况难尽述,尘生甑底磬悬室。

朝缲夜织博饔飧,二十七年如一日。

邻翁断弦家多金,知夫客死来委禽。

妇言偷活因二老,岂为多财移寸心。

寸心如铁又如石,永誓柏舟不改适。

终身长作女儿身,昔也鬓青今发白。

白发皤然姑尚存,承欢仍不缺晨昏。

赐金难遇淮阳守,行义未旌桓女门。

皮金剪字久明志,含笑寻夫入九地。

山埋贞骨亦生香,人谈苦节皆流泪。

吁嗟节妇节最奇,令夫亦算奇男儿。

此夫此妇两难得,表贤励俗知是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林朝崧所作的《獭江曾节妇歌》,通过对曾节妇的描绘,赞美了她的高尚品德和坚贞不渝的节操。诗中描述了曾节妇出身贫寒,十七岁嫁给林郎,尽管两家同姓,但她坚守礼法,拒绝违背婚姻制度。她独自承担起家庭责任,抚养子女,尽管生活艰辛,始终不改其志,以纺织维生,长达二十七年。她的贞洁和毅力感动邻里,但并未得到应有的社会认可。诗中通过对比,表达了对曾节妇的敬仰和对社会未能公正评价的遗憾。

诗中的“獭江江水无纤垢”象征着曾节妇的纯洁,“节妇贫家娘,十七嫁林郎”点出她的早婚和坚韧,“终身长作女儿身”则强调了她的坚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充分展现了曾节妇的形象,具有强烈的道德教育意义,旨在激励世人学习她的美德。

收录诗词(870)

林朝崧(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身于武功之家,其父亲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栋均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颇有战功的将领。作为栎社的发起人和首任理事,在台湾地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

  • 字:俊堂
  • 号:痴仙
  • 籍贯:台湾彰化县雾峰乡
  • 生卒年:1875-1915

相关古诗词

自台湾来晋江寓舍独坐,怀兄子铨

昔去榴花红,今来芦絮白。

入门不见君,云作榕城客。

榕城在天未,水遮山复隔。

雁飞不到南,书素徒盈尺。

孤馆掩凄清,候虫当户织。

忆昨艳阳时,咏花同倚石。

如今阶下苔,已上题诗壁。

空庭木叶飞,思君此何极!

形式: 古风

寄三兄(其一)

思乡三岁切,近里一家惊。

虎口逃非易,鸿毛掷太轻。

累君作宾石,哀我似台卿。

壁里兼车里,终身感此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寄三兄(其二)

已作惊弓鸟,旅为失水鱼。

冥鸿徒羡彼,涸鲋最愁余。

旅馆青衫破,高堂白发疏。

孔怀如见念,莫厌寄家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题彭春苓参军诗卷后

翰林校书金根误,赀郎独奏凌云赋。

世人顶礼千佛经,焉知网漏珊瑚树。

君不见洞庭湖南彭夫子,白少镕经兼铸史。

文章馀事作诗人,掷地盐锵叶宫徵。

骚坛个个握灵蛇,如此才华有几家?

不是梦中曾夺锦,便应笔底解生花。

蟾宫高织登科记,咄咄吾贤遭弃置。

柳汁当春不染衣,九州虽阔无扬意。

薄海频年海畔游,芙蓉幕府竞徵求。

囊中自有济时策,早晚君王召马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