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双旌未逐诏书还,放适何妨且谢安。
地拔鹅峰长突兀,天教老子得蹒跚。
病瘳不必维摩问,客醉谁知太守欢。
更乞为时推此意,要令宵旰九重宽。
这首宋诗是陈文蔚所作,以赵忠州园亭落成宴客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政事的关怀。首句"双旌未逐诏书还"暗示了诗人并未完全放下公务,但暂且享受园亭之乐,这与"放适何妨且谢安"相呼应,以东晋名臣谢安自比,流露出淡泊名利的风度。
"地拔鹅峰长突兀"描绘了园亭景色的奇特,鹅峰状的地势高耸,显出园亭的雄伟壮观。"天教老子得蹒跚"则寓言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得以漫步,享受悠闲时光,带有自嘲和自得之意。
"病瘳不必维摩问"借典故表达身体康复无需过多忧虑,暗指政事顺利,无须过于操劳。"客醉谁知太守欢"则写宴会中宾客尽欢,而诗人的快乐并不在于酒醉,而是来自与宾客共聚的喜悦。
最后两句"更乞为时推此意,要令宵旰九重宽"直接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能理解他的心境,适当放宽政务,让君主也能稍事休息,体现出诗人对国家社稷的深深忧虑和责任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个人的闲适之情,又有对国事的挂念,展现了宋代士大夫的双重人格和高尚情操。
不详
清时何故有遗材,酒胆如虹亦壮哉。
多谢论交比金石,自惭进德未涓埃。
政须尊酒风前共,莫作扁舟月下回。
风雪当门须有夜,要观四物一时来。
学问分明有本根,一编鲁论幸今存。
奈何至理难穷究,愿与良朋细讨论。
欲探圣传千古秘,莫令心鉴一毫昏。
吾侪总在生成内,要识无私造化恩。
儒党凋零类月残,兴言及此最情关。
杯觞固可随宜醉,主宰何尝有暂閒。
行健要将乾作马,登高须识艮为山。
莫教尽日劳舟楫,只在当初相见湾。
屡陪轩骑过横溪,每想云岩望眼西。
酬约再寻山下路,赋诗留与石间题。
吟风弄月计为上,竞利争名著总低。
明日杖藜归故隐,人生离合信难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