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由明代诗人解缙所作,名为《题蔡君谟真迹(其二)》。诗中赞誉了蔡君谟的书法艺术,将其与古代书法大家钟繇和王羲之相提并论,比喻其作品如同珍贵的玉器和美玉,置于朝廷之中,彰显其价值与地位。
“端明书法继钟王”,开篇即以高度评价,将蔡君谟的书法成就比肩于钟繇与王羲之,意在强调其在书法史上的重要地位与卓越贡献。“端明”一词,既形容蔡君谟书法的端庄明丽,也暗含对其人格品行的赞美。
“佩玉琼琚在庙堂”,进一步描绘了蔡君谟书法作品的珍贵与崇高,如同庙堂中的珍贵饰品,不仅装饰着空间,更象征着文化与艺术的传承与尊崇。
“见说当年推第一,米家应自笑疏狂。”最后两句则通过一个假设的情境,展现了对蔡君谟书法成就的肯定与对其他书法家的相对评价。这里巧妙地引用了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的故事,暗示即便如米芾这样的大师,在面对蔡君谟的书法时,也会感到自己的狂放不羁显得有些轻狂,从而侧面衬托出蔡君谟书法的独特魅力与高超技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蔡君谟书法的赞美,不仅表达了对艺术大师的敬仰之情,也体现了对传统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