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黄南嘉相贺

贼马凭凌势怒号,铁衣夜挂映征袍。

谨严甲士方超距,森索妖星绝绎骚。

横槊赋诗虽昔事,枕戈待旦敢徒劳。

公诗一洗烟尘气,愧甚横行不鼓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翻译

敌人的战马嚣张地嘶鸣,铁甲在夜晚映照着征衣。
严谨的士兵正准备超越常规,如同森林中的星星寂静无声。
昔日横持长矛吟诗的壮举虽已成往事,但我枕戈待旦,怎敢懈怠。
您的诗洗净了战争的尘埃,让我深感惭愧,未能像您那样挥刀纵横疆场。

注释

贼马:敌人的战马。
凌:嚣张。
势怒号:大声嘶鸣。
铁衣:铁制铠甲。
征袍:出征时穿的衣服。
谨严:严谨。
甲士:士兵。
超距:超越常规。
森索:如同森林般静默。
妖星:比喻敌人。
绎骚:骚动。
横槊:横持长矛。
赋诗:吟诗。
昔事:过去的事。
枕戈待旦:枕着武器等待天明。
敢徒劳:岂敢空闲。
公诗:您的诗。
一洗:洗净。
烟尘气:战争的气息。
横行:纵横疆场。
不鼓刀:未亲自挥刀战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紧张而英勇的战场画面。首句"贼马凭凌势怒号"展现了敌军气势汹汹,犹如猛兽般狂暴。"铁衣夜挂映征袍"则刻画出士兵们在夜间坚守岗位,装备鲜明,显示出他们的决心与警惕。

"谨严甲士方超距"描述了士兵们的严谨戒备,他们跃跃欲试,准备迎战。"森索妖星绝绎骚"运用象征手法,将敌人比喻为妖星,暗示其邪恶,而我军则决心消除这股骚动。

"横槊赋诗虽昔事"提及古人横持长矛吟诗的典故,诗人借此表达即便在战斗中,他们也不忘文采风流,但更侧重于"枕戈待旦敢徒劳",表明随时准备应战,绝不会空耗光阴。

最后两句"公诗一洗烟尘气,愧甚横行不鼓刀",高度赞扬了友人黄南嘉的诗歌具有振奋人心的力量,能涤荡战争的阴霾,诗人自愧不如,表示自己虽然不能亲自上阵,但对友人的才华深感敬佩。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战争场景的描绘和对友人诗才的赞美,展现了宋朝军人的英勇精神和对文学艺术的尊重。

收录诗词(1494)

曹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世绩。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 号:松隐
  • 籍贯: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
  • 生卒年:1098—1174

相关古诗词

和黄虚中韵二首(其二)

喜见丰姿眼倍明,从来事事胜公荣。

相望震泽三江水,便隔秦关万里情。

连茹搢绅游北阙,如公文采似东京。

举觞喜共留春住,为读新诗一座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和黄虚中韵二首(其一)

昔时意气控云霄,老矣方能造治朝。

一日暂违文石陛,十年空采越山樵。

歌传楚些聊供醉,鬓点吴霜未肯销。

三叹公诗话京洛,起予乡思欲扶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和曾守东郊赏梅兼送范子芬

溪曲山横动晓光,天开玉雪照崇冈。

不妨花陌依微雨,为洗春风澹薄妆。

送别休歌河满子,相思留待返魂香。

坐中客已无肠断,何况离声更抑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和曾守出后房丽人

方惭虚薄预时流,仍见娉婷恰上头。

檀口细能哦赤壁,羊醅喜为沃清愁。

当轩妙有眉宇秀,列屋尚谁庭院幽。

颇恨夜深人已醉,翔然翠袂挽无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