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潞公行及白马寺得留守相公书云名园例惜好花以候同赏诗二章(其一)

云汉成章湛露晞,都门宴饯羽觞飞。

谢安不复东山去,争似阿衡得谢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翻译

银河如织,清露蒸发,都城中举行盛大的宴会,举杯欢送
谢安不再像以前那样隐居东山,哪比得上阿衡能得以回家

注释

云汉:银河,指天河。
湛露:清澈的露水。
都门:京城的城门,这里指长安或洛阳等古代都城。
羽觞:古代酒器,形如鸟,用于宴会上。
谢安:东晋名臣,曾隐居东山。
阿衡:古代官职,此处借指能回家的人。
得谢归:得到允许回家。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宴会的繁华景象,"云汉成章湛露晞"形容天空中云气如同巨龙,穿梭于日月之间,光彩夺目。"都门宴饯羽觞飞"则是说在京城的大门前举行的宴会上,美酒佳肴如同飞鸟般送往各位宾客。

接下来的"谢安不复东山去"引用了历史上的名士谢安,他曾隐居于东山,以此自比,表达自己不再追求功名利禄,而是乐在山林之中。"争似阿衡得谢归"则是说,难道不是像古代的阿衡一样,得到谢安那样的清净回归吗?这里作者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用,表达了自己对于淡泊明志、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宴会的热闹场面,更透露出作者内心对于世俗纷争与精神寄托之间的矛盾和抉择。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反映出作者希望摆脱尘世烦恼,追求心灵的宁静与满足。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和潞公招尧夫不至

东阁樽罍招共饮,后房罗绮约同观。

既无蓟子分身术,须欠车公一座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和懋贤闻道矩小园置酒助以酒果副之以诗

芙蓉幕下惜馀闲,不使芳华取次残。

珍果醇醪与新句,并将佳味助清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垂柳

天意清和二月初,春风不动整如梳。

陶潜宅外时无此,想更萧条不易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奉和经略庞龙图延州南城八咏(其一)迎薰亭

华馆压清波,坐待南风至。

须知明牧贤,善达吾君意。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寘]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