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寒行

远行良自苦,南人驰北道。

烧冰杂尘饭,鬻豆作马草。

火冻夜雪光,霜笼朝鬓老。

途远行入夜,日短起唤早。

路傍多枯树,枝重垂欲倒。

路下多危石,水乾墄如捣。

前有饿虎啼,后有僵魂槁。

问尔何所为,惊惶乱怀抱。

燕姬直酒垆,赵室横锦袄。

过耳不留听,入目如蔽好。

筑金共驰骏,献玉慎怀宝。

旅人诫先笑,懊恼复懊恼。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鉴赏

这首《苦寒行》描绘了远行者的艰辛与困苦,黎遂球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种种不易。

首句“远行良自苦”,开门见山点出主题,远行之苦自不待言。接着“南人驰北道”一句,描绘了行者穿越南北的艰难旅程,暗示了旅途的遥远与艰辛。

“烧冰杂尘饭,鬻豆作马草。”这两句生动地刻画了行者在艰苦条件下的饮食状况,冰块与尘土混合成饭,豆子则用来充饥,形象地表现了旅途的匮乏与艰苦。

“火冻夜雪光,霜笼朝鬓老。”夜晚的寒冷与白天的霜冻,不仅考验着行者的体力,也加速了岁月的流逝,让鬓发早早地染上了白霜。

“途远行入夜,日短起唤早。”描述了行者在漫长而黑暗的道路上跋涉,即使天色已晚,也要早早起身赶路,体现了他们对时间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渴望。

“路旁多枯树,枝重垂欲倒。”枯树与垂枝,既象征了旅途的荒凉,也隐喻了行者内心的疲惫与无助。

“路下多危石,水乾墄如捣。”危石与干涸的水流,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险恶与恶劣,行者每一步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危险。

“前有饿虎啼,后有僵魂槁。”这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行者前方的凶险与后方的绝望,营造了一种紧张而压抑的氛围。

“问尔何所为,惊惶乱怀抱。”面对如此艰苦的旅程,行者内心充满了困惑与恐惧,对未来的道路感到迷茫。

“燕姬直酒垆,赵室横锦袄。”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旅途中遇到的奢华与繁华,与行者的困苦形成鲜明对比,更凸显了旅途的不易。

“过耳不留听,入目如蔽好。”无论是耳边的喧嚣还是眼前的美景,都难以真正触动行者的心灵,他们的思绪被旅途的艰辛所占据。

“筑金共驰骏,献玉慎怀宝。”这两句表达了行者在困境中仍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即使是在艰难的旅途中,也不忘追求心中的理想与价值。

“旅人诫先笑,懊恼复懊恼。”最后两句总结了行者的心态,面对困难与挑战,他们既要保持乐观的态度,又要时刻警惕,因为旅途中的懊恼与挫折是不可避免的。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深刻地反映了远行者的艰辛与坚韧,以及他们在逆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592)

黎遂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天启七年举人。再应会试不第。善诗、古文,工画山水。崇祯中,陈子壮荐遂球为经济名儒,以母老不赴。明亡,方应陈子壮荐,为南明隆武朝,兵部职方司主事,提督广东兵援赣州,城破殉难。谥忠悯。有《莲须阁诗文集》

  • 字:美周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46

相关古诗词

苦热行

山高不可越,天高不可量。

羸瓶坐井底,割轮愁津梁。

放士如饥鸢,站站飞炎方。

秋冬且气湿,春夏凭云光。

长蛇伺我门,射工登我床。

白日不遐照,酷吏威乃张。

游惰翼狞虎,富耕为穷殇。

峨冠楫大盗,徽纆系善良。

饱饭未云乐,叩户还惊惶。

文章患来田,仁义疑漫藏。

淼淼大海涯,弹琴馀慨慷。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放歌行

龙肉不可饱,珠贝不如衣。

放臣耻忠名,察主容佞词。

重云障白日,蚤暮安能知。

相去日以远,谁见君所为。

行行遵大道,龊龊如伏机。

蝉緌翼为重,范冠毒与怀。

臬音岂疗妒,狐媚生疑猜。

中夜独延伫,昂首临高台。

占星望恩赦,怀德视泰阶。

岂敢厌沟渎,庶几兴草莱。

平沉楚艾滋,夷养周原开。

听我放歌行,千古有同哀。

形式: 古风

南国篇

南国有艳女,十五居红楼。

楼上凤凰鸣,楼下鸳鸯游。

杨柳覆朱阑,芙蕖环绿沟。

镜月晓云宕,玉面翠蛾浮。

粉汗微风气,衣袂层香留。

雀钗腻易斜,钏臂滑且柔。

新妆宛自矜,摇佩临芳洲。

山色映遥黛,艳影涵清流。

陌上听吴歌,花间答齐讴。

楚腰约舞带,郑曲弹箜篌。

相逢遂罢作,妖冶忽如羞。

含情一为奏,新声谅难酬。

婉转吐朱唇,光彩回鲜眸。

牵云排鸟翼,渡水惊鱼钩。

骏马不肯行,蚕丝绝其抽。

历乱飞蝴蝶,参差鸣睢鸠。

光荣谢舜华,衣裳说蜉蝣。

玄鸟西复东,雄雉旋且雊。

为此红楼女,纷纷如有求。

此女不留盼,见者终难休。

借问夫婿谁,何以副绸缪。

形式: 古风

同声歌

今夕是何夕,侧身奉君子。

明明银烛花,绸缪细相视。

罗帐画芙蓉,映面芙蓉紫。

绣被横鸳鸯,正与鸳鸯似。

仰望牛女星,迢迢不如此。

感君方寸恩,报君何所是。

愿为白藕丝,藏君心窍里。

愿为衵衣带,抱君双腋底。

乱发缠君心,柔肤印君齿。

四时愿皆春,愿作新花蕊。

永夜明月光,团圆愿初起。

节候有盈亏,中怀长不毁。

咿喔鸡既鸣,婉娈未能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