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梢青(其二)

子规啼月。幽衾梦断,销魂时节。

枕上斑斑,枝头点点,染成清血。

凄凉断雨残云,算此恨、文君更切。

老去情怀,春来况味,那禁离别。

形式: 词牌: 柳梢青

翻译

杜鹃鸟在月下啼叫。在幽深的被窝中,美梦突然中断,这是令人心碎的时刻。
枕头上的泪痕斑斑,树枝上也点缀着几点,仿佛是清冷的血渍。
凄冷的雨后残云,想来这离别的愁苦,恐怕文君的感受更为深切。
随着年岁的增长,情感愈发苍凉,春天的到来更增添了离别的苦涩,怎能承受这样的分别。

注释

子规:杜鹃鸟,又名子规,古人常以此鸟叫声象征悲伤或离别。
幽衾:幽深的被子,指深夜或内心深处。
销魂:形容极度伤心或心碎。
斑斑:形容泪痕或痕迹。
文君:指卓文君,西汉时期著名的才女,此处借指有类似遭遇的女子。
情怀:情感,心情。
况味:境况和感受,这里指春天带来的特定情绪。
禁:忍受,承受。
离别:分离,告别。

鉴赏

这首《柳梢青·其二》是宋代词人蔡伸的作品,以子规啼声和月夜景象为背景,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别绪。"子规啼月"描绘了杜鹃鸟在月夜中哀啼的画面,象征着悲伤与思念。"幽衾梦断,销魂时节"暗示主人公在深夜醒来,梦境破碎,心情极度痛苦。"枕上斑斑,枝头点点,染成清血"运用夸张手法,形容泪水如血,渲染出离别的凄惨氛围。

"凄凉断雨残云"进一步烘托出环境的冷落,连绵的雨和零散的云都增添了词人的孤独感。"算此恨、文君更切"借卓文君的典故,表达词人对远方之人的深深思念,认为无人能比这离愁更深。"老去情怀,春来况味,那禁离别"则揭示了词人随着年华老去,面对春天的到来,更加难以承受离别的苦楚。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词人对离别的深切感受,情感真挚,意境悲凉。

收录诗词(172)

蔡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蔡襄孙。政和五年(1115)进士。宣和年间,出知潍州北海县、通判徐州。赵构以康王开大元帅幕府,伸间道谒军门,留置幕府。南渡后,通判真州,除知滁州。秦桧当国,以赵鼎党被罢,主管台州崇道观。绍兴九年(1139),起知徐州,改知德安府。后为浙东安抚司参谋官,提举崇道观。绍兴二十六年卒,年六十九。《宋史翼》有传。伸少有文名,擅书法,得祖襄笔意。工词,与向子諲同官彭城漕属,屡有酬赠。有《友古居士词》一卷。存词175首

  • 号:友古居士
  • 籍贯:莆田(今属福建)
  • 生卒年:1088—1156

相关古诗词

洞仙歌

莺莺燕燕。本是于飞伴。风月佳时阻幽愿。

但人心坚固后,天也怜人,相逢处、依旧桃花人面。

绿窗携手,帘幕重重,烛影摇红夜将半。

对尊前如梦,欲语魂惊,语未竟、已觉衣襟泪满。

我只为、相思特特来,这度更休推,后回相见。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点绛唇(其九)

绿萼冰花,数枝清影横疏牖。玉肌清瘦。

夜久轻寒透。忍使孤芳,攀折他人手。人归后。

断肠回首。只有香盈袖。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点绛唇(其一)送常守陈正同应之还朝

解绂朝天,满城桃李繁阴布。彩舟难驻。

忍听骊歌举。协赞中兴,圣意方倾注。从今去。

五云深处。稳步沙堤路。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点绛唇(其四)

月缺花残,世间乐事难双美。夜来相对。

把酒弹清泪。一点情钟,销尽英雄气。樊笼外。

五湖烟水。好作扁舟计。

形式: 词牌: 点绛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