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寻王蜀子,晚归东村

心识幽栖处,闲寻未觉劳。

山深落日近,秋尽暮天高。

短彴通人迹,长松坠鹤毛。

却回云际宿,还听海门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深入山林,寻找名为王蜀子的朋友,直至傍晚返回东村的情景。诗中充满了自然的宁静与深邃之美。

首句“心识幽栖处”,表达了诗人内心对隐居之所的深刻感知,暗示了他对于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生活的向往。接着,“闲寻未觉劳”则展现了诗人寻访过程中的轻松与愉悦,即使是在探索未知之地,也并未感到疲惫或困扰。

“山深落日近,秋尽暮天高”两句,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随着太阳逐渐接近山的深处,时间仿佛凝固,秋天的结束带来了天空的广阔与高远,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

“短彴通人迹,长松坠鹤毛”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经过的环境,短桥连接着人行的痕迹,长松下可能有鹤的羽毛落下,这样的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了山林中可能存在的神秘与灵性。

最后,“却回云际宿,还听海门涛”两句,将诗人的行动与自然界的景象巧妙结合。在云层之上安歇,夜晚能听到海浪拍打岸边的声音,这种体验既浪漫又富有诗意,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和心灵的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深入山林、寻求心灵慰藉的过程,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感悟,充满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追求。

收录诗词(383)

李宪噩(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莱阳仲生所赠王石谷《早春小雪画卷》

知是右丞笔,画中诗思清。

柔条著春浅,微雪比霜轻。

无鸟竹间响,有人桥上行。

常怜远投赠,闲对觉情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岁暮,寄南山王蜀子、城北单子起

莫谓众所欲,当感始难祛。

莫谓世所就,当务始不如。

发蒙启灵慧,正赖圣贤书。

处纷或外轻,观寂知内虚。

严冬万物藏,寝迹委荒闾。

日短易昏夕,淩淩星宿疏。

风林及暮静,寒鸟时夜呼。

冲怀窅方深,耿念郁未抒。

良友不在兹,萧条岁聿除。

形式: 古风

酬子起长至日雪见寄

长至雪初下,当看未作诗。

高情解相寄,静理独能推。

遥想捲帘处,共谁凭几时。

即今消复尽,空见日痕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冬暮村居杂咏,寄叔白七首(其一)

寂寞应甘分,清泠味若何?

四时欲行尽,一岁又闲过。

夜雪晓方觉,朔风晴更多。

寻常闭门坐,抱膝自吟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