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人送常州草虫扇

生怕炎天老又逢,草虫扇子献奇功。

还将多稼亭前月,卷尽西湖柳上风。

蚱蜢翅轻涂翡翠,蜻蜓腰细滴猩红。

旧时绿鬓常州守,今作霜髯一秃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唯恐酷暑过去又重逢,草虫们用扇子般的翅膀展示奇妙功能。
它把丰收的亭前月光,连同西湖柳树上的微风一并收藏。
蚱蜢的翅膀如翡翠般碧绿,蜻蜓的腰身像染上了猩红的胭脂。
昔日乌黑头发的常州太守,如今已变成满脸白须的老翁。

注释

炎天:酷暑。
草虫:昆虫。
扇子:比喻昆虫翅膀。
奇功:奇妙的功能。
多稼亭:丰收的亭子。
西湖:地名,这里指杭州西湖。
柳上风:柳树间的微风。
蚱蜢:一种绿色昆虫。
翡翠:绿色宝石,形容蚱蜢翅膀颜色。
蜻蜓:一种有红色腹部的昆虫。
猩红:深红色。
绿鬓:乌黑的头发。
常州守:古代官职,常州的地方长官。
霜髯:白须,形容老人胡须。
秃翁:光头老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炎热时节,人们使用草制成的扇子来消暑的情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细小事物的观察,如草虫、蚱蜢、蜻蜓等,展现了生机勃勃的夏季画面,同时也流露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个人年华增长的感慨。

诗中的“还将多稼亭前月,卷尽西湖柳上风”两句,不仅描绘了夏夜凉爽之情,更通过“月”与“风”的结合,表现出一种超脱物外的意境。这里的“亭前月”和“西湖柳上风”,都是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回忆和留恋。

而最后两句“旧时绿鬓常州守,今作霜髯一秃翁”则是对个人年轻时期与现状之间鲜明对比的描写。诗人通过头发从青春时的“绿鬓”到中年后的“霜髯”,再到老年的“秃翁”,勾勒出时间流逝和个人的生命历程。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也反映出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个人衰老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谢从善挽词

一腹储三箧,双钩挽万牛。

行身平中准,阅世澹于秋。

紫诰犹新墨,霜髯忽古丘。

清风未作记,挂剑泪川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谢叶叔羽总领惠双淮白二首(其二)

情知北味饮中瑰,暖律何缘到死灰。

去岁海红犹间识,今年淮白不曾来。

一寒尚有绨袍赠,双鲤仍随尺素回。

厚禄故人书尽绝,只馀计相解相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谢叶叔羽总领惠双淮白二首(其一)

宝奁寡贡笑权臣,筠掩分甘荷故人。

天下众鳞谁出右,淮南双玉忽尝新。

未知丙穴果何似,只恐子鱼无此珍。

敢遣腹腴劝年少,一杯端合寿吾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谢永新大夫杨叔裕惠诗

今代吾家后子云,新诗也解乞陈人。

银河波浪痕痕玉,花县风光字字春。

大胜十年灯火读,更无半点簿书尘。

鹗章塞得公车破,便合留渠立紫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