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火箸》是宋代诗人韦骧所作,通过“火箸”这一日常用品,巧妙地融入了深刻的哲理思考。
首句“劲直不容偏”,形象地描绘出火箸的刚直特性,不偏不倚,象征着正直与公正。接着“纤纤体并圆”,赞美火箸虽细小却圆润,寓意着事物的完美与和谐。随后“附炎非曲致,执热藉双全”,以火箸附着火焰而非刻意弯曲来引出,说明事物的自然属性与顺应之道,执掌热物时借助其双面性,体现了实用与智慧的结合。接下来“炽炭随方减,寒灰应手然”,描述火箸在不同温度下的适应能力,无论是增温还是降温都能得心应手,展现了其功能的全面性和灵活性。最后“洪炉在调适,持此以为权”,将火箸比作调节大炉的关键,强调了在复杂环境中把握平衡与调控的重要性,以此为权衡的标准,体现了对大局掌控与精细操作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借物喻人,通过火箸这一具体事物,表达了作者对于正直、和谐、适应性、灵活性以及全局观等多方面哲学思考的独到见解,语言精炼,寓意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