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行台书怀

凉透疏棂暑气微,倚阑无语对斜晖。

岁华冉冉嗟将老,心事悠悠怅屡违。

自道退之偏致谤,谁怜伯玉渐知非。

行台袖却屠龙手,坐看群鸢竞鼠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秋日景象时的复杂心情与深沉思考。首句“凉透疏棂暑气微”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风初起,暑气渐消的情景,通过“疏棂”这一意象,既传达了季节更替的自然现象,也暗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清冷与孤寂。

“倚阑无语对斜晖”一句,诗人独自倚靠栏杆,凝视着夕阳缓缓西下,没有言语,只有内心的思绪在飘荡。这种静默中的深思,透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无奈。

“岁华冉冉嗟将老”表达了诗人对岁月不居、年华易逝的感叹,以及对未来的忧虑。“心事悠悠怅屡违”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怅惘,也有对人生道路选择的反复思考与挣扎。

“自道退之偏致谤,谁怜伯玉渐知非”这两句运用典故,借韩愈(退之)和卫懿公(伯玉)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行为或思想可能带来的误解与批评的自我反思,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孤独感,似乎无人能真正理解或同情他的内心世界。

最后一句“行台袖却屠龙手,坐看群鸢竞鼠飞”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放弃追求功名利禄,转而以平和的心态观察世态人情。在这里,“屠龙手”象征着过去为了追求某种目标而付出的努力,而“群鸢竞鼠飞”则比喻世俗间的争斗与追逐。整句诗传达出诗人对世事的淡然态度,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复杂情感和对理想与现实关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85)

何乔新(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天苗。何文渊第三子。明代大臣。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后拜刑部侍郎。孝宗嗣位,万安、刘吉等忌乔新刚正,出为南京刑部尚书。未几,复代杜铭为刑部尚书。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正月,吏部尚书王恕举荐为刑部尚书,弘治四年八月(1491年)辞官归里,辞官后杜门著述。弘治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503年1月19日)卒,年七十六岁。正德十一年(1516年),追赠太子太保,次年追谥文肃

  • 号:椒丘
  • 籍贯:江西广昌旴江镇
  • 生卒年:1427年-1502年

相关古诗词

纪梦

故人化去几经年,宵寐相逢倍怆然。

翠柏台中曾作使,紫云洞里又为仙。

生前每感交情厚,身后还将吉语传。

惆怅冥交那再得,潸潸清泪滴重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淮渎祠诗(其一)

桐柏灵源何处寻,㳙㳙一脉发胎簪。

东归大海奔流壮,南汇山阳借润深。

金薤晶荧遗刻在,宝沉馥郁御香临。

年年禳禬陈牲璧,愿祝繁釐答圣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淮渎祠诗(其二)

碧殿玲珑切绛霄,飞甍时见瑞烟飘。

疏封旧沐长源宠,济旱今看霈泽饶。

奠璧灵官宵秉简,函香天使晓乘轺。

时丰民乐边无警,好展神功翊圣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宪副郁公回速追饥不及诗以寄之

故人应怕醉离亭,五鼓驱车出邓城。

茅店鸡声霜气重,荒途马色月华明。

开尊寂寞孤吟倦,隐几萧条百感生。

遥想行台宵弭节,岭云江树不胜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