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武笔山父母

秦关百二倚天开,间气钟为不世才。

已骋奇谋平蜀垒,更悬高价上金台。

文章传诵都人久,爽气新随驷马来。

白首青门种瓜客,快看甘雨下蒿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赠武笔山父母》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陈恭尹所作。诗中描绘了对武笔山父母的赞美与敬仰之情,通过对比秦关的险峻与武笔山父母的非凡才能,展现了他们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首句“秦关百二倚天开”,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秦地险要的关隘,仿佛直插云霄,象征着武笔山父母所拥有的超凡能力。接下来,“间气钟为不世才”则进一步强调了他们的非凡才能,如同天地间独有的灵气凝聚而成,非同寻常。

“已骋奇谋平蜀垒,更悬高价上金台”两句,通过“奇谋”和“高价”这两个关键词,形象地展示了武笔山父母在军事上的杰出成就和声望。他们不仅智谋过人,成功平定了蜀地的战事,还因其卓越的贡献而备受尊崇,甚至达到了“金台”的高度,即古代帝王接见功臣的地方,以此来表达对他们崇高地位的认可。

“文章传诵都人久,爽气新随驷马来”两句,从文化的角度赞美了武笔山父母的影响深远。他们的文章被广泛传颂,影响了长久的时间;同时,他们的精神风貌如同清新的空气,随着驷马(古代四匹马拉的车)的到来,给人们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

最后,“白首青门种瓜客,快看甘雨下蒿莱”两句,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武笔山父母晚年的生活状态。他们虽然年老,但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如同在青门(古代长安城东门)种瓜的老农,期待着甘霖滋润大地。这既是对他们晚年生活的写照,也是对他们高尚人格的赞颂,表达了对武笔山父母晚年幸福生活的美好祝愿。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武笔山父母的赞美,不仅展现了他们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高尚的人格魅力,也表达了对他们的深深敬仰之情。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同王础兄自端州还晚成堂何孟门已先至夜坐有诗次韵二首(其一)

良朋良晤不胜情,细数扁舟出峡程。

正是秋宵逢二八,月轮西没日东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同王础兄自端州还晚成堂何孟门已先至夜坐有诗次韵二首(其二)

点点清霜变黑头,年年髀肉笑荆州。

谁能清夜还忧世,共卧元龙百尺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送季伟公之惠州

七洞天边路未遥,松风亭下草萧萧。

使君鲍靓能开社,倦客相如早见招。

九日有花霜欲降,万峰环水雨初消。

知君湖上添归兴,家近馀杭第六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送连双河之增城赴冉侯平川罗浮之约兼怀张菊水二首(其一)

四百名峰日日春,重阳天气似秋新。

都亭作客逢邛令,桂酒邀欢有蜀人。

辟谷正须云母粉,救时真现宰官身。

菊坡旧菊今芜绝,拟及花时一问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