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夜色斋厨肃,秋风殿宇清。
右文遭圣代,备礼引诸生。
牢醴严三献,豆笾陈两楹。
祭馀同饮福,旭日树头明。
这首元代诗人曹之谦的《应州庙学释奠》描绘了庙学中举行祭祀仪式的庄重与肃穆氛围。诗中通过“夜色斋厨肃,秋风殿宇清”两句,以夜色的宁静和秋风的清爽,营造出一种庄严而清新的祭祀环境。接着,“右文遭圣代,备礼引诸生”两句,表达了在圣明的时代,通过完备的礼仪,引领众多学子参与祭祀活动的情景,体现了对文化的尊崇和教育的重视。
“牢醴严三献,豆笾陈两楹”描绘了祭祀仪式的隆重与秩序井然,通过“牢醴”(祭祀用的牲畜和酒)的严格准备和“豆笾”(祭祀时摆放食物的器皿)的有序排列,展现了祭祀的庄严与神圣。最后,“祭馀同饮福,旭日树头明”则描绘了祭祀结束后,众人共享祭余,共沐福祉的和谐场景,同时以“旭日树头明”作为结尾,寓意着光明与希望,象征着祭祀活动带来的正面影响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庙学祭祀活动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古代社会对文化传承和教育重视的一面,也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不详
之谦。幼知力学,早擢巍科。既而与元好问同掾东曹,机务倥偬,商订文字,未尝少辍。北渡后,居平阳者三十馀年,与诸生讲学,一以伊洛为宗,众翕然从之,文风为之一变。所著古文杂诗仅三百首,曰《兑斋文集》。汲郡王恽序之曰:先生之作,其析理知言,择之精,语之详,浑涵经旨,深尚体之工;刊落陈言,及自得之趣。而又抑扬有法,丰约得所。可谓常而知变,醇而不杂者也
故人有所适,驱马出东城。
红树添秋色,青山满去程。
曾为同省掾,偏怆远离情。
别后能相忆,因风为寄声。
兴尽空回雪夜舟,访人虚语亦悠悠。
须知汾水多奇士,岂独王家一子猷。
隔窗浑似李夫人,江月多情为返魂。
宛是依依旧颜色,向人憔悴立黄昏。
琢玉为池浴太真,芙蓉花暖水生春。
谁知寂寞千秋后,留与行人洗路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