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朱闻玄少宰(其二)

极目烽烟点鬓毛,间关已识两难逃;

黍离社稷无薪胆,草昧朝廷有节旄。

自许孤忠遗海岸,人悲启事失山涛!

临风不尽招魂赋,那忍重看旧佩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朝抗清名将张煌言悼念朱闻玄少宰的作品。诗人以烽火连天的战争背景开篇,描绘了严峻的局势和个人的无奈,"极目烽烟点鬓毛,间关已识两难逃",形象地表达了战乱中人的命运多舛。

接着,诗人感慨国家的衰败和朝廷的困境,"黍离社稷无薪胆,草昧朝廷有节旄",借用《诗经》中的典故,暗示国家失去了往日的雄心和勇气,但仍有忠诚之士坚守岗位。

诗人自述自己怀有一颗孤忠之心,如同朱闻玄一样,"自许孤忠遗海岸",希望能为国家尽最后一份力。然而,他也感叹像朱闻玄这样的人才未能得到应有的重用,"人悲启事失山涛",表达了对人才被埋没的哀痛。

最后,诗人借"临风不尽招魂赋,那忍重看旧佩刀",表达了对故去朋友的深深怀念,以及对过去辉煌岁月的追忆,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哀伤和无力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既展现了战乱时代的苍凉,又寄托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才的深深忧虑。

收录诗词(504)

张煌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明儒将、诗人,著名抗清英雄。崇祯时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后被俘,遭杀害,就义前,赋《绝命诗》一首。谥号忠烈。其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质朴悲壮,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有《张苍水集》行世。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清国史馆为其立传,《明史》有传。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追谥忠烈,入祀忠义祠,收入《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

  • 字:玄著
  • 号:苍水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 生卒年:1620—1664年

相关古诗词

挽安洋将军刘胤之

羽声落日泣兵残,斗大孤城独据难;

虎体拚随朝露尽,龙精空向暮云寒。

数奇偏少封侯骨,力竭惟余报主肝。

岁岁芳洲腥草绿,飞燐犹绕旧登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挽王完勋侍御

忆君被褐草间来,慷慨论兵未易才。

薄海谁堪师昼邑,下江应许画云台。

星沈汉垒贪狼耀,风竞胡营战马哀。

伏剑犹闻歌「正气,」心悬陵母亦悲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挽冯跻仲侍御

一夜烽烟五丈原,文星早共将星昏。

埋肝尚拟扶宗社,洒血何辞溅庙门!

同穴先悲梁上燕,覆巢早泣峡中猿。

只今大树还零落,异域谁招冯母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吊肃虏侯黄虎痴

百年心事总休论,堕泪凭看石上痕。

竹帛早应传魏胜,河山终不负刘琨。

当时杖履知何在,此日衣冠赖孰存?

一自将台星殒后,胡尘天地尚黄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