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世

乾坤一开辟,日月常往来。

朱颜不再好,白发专相催。

旷视藐万古,荣名安在哉。

遁世有馀乐,何必求蓬莱。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叹世》由元末明初诗人朱希晦所作,通过对自然现象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世事无常、荣名虚幻的感慨。

首句“乾坤一开辟,日月常往来”,开篇即以天地开辟、日月运行的永恒规律,引出对时间流逝的思考。日月的循环往复象征着时间的不息流动,而“乾坤”则代表了整个宇宙,暗示着自然界的规律是不变的,而人类的生命却如同白驹过隙,短暂且易逝。

接着,“朱颜不再好,白发专相催”,诗人将个人生命与自然规律联系起来,指出人的青春容颜无法永驻,岁月无情地催促着人走向衰老。这一对比强烈地突出了生命的脆弱和时间的残酷。

“旷视藐万古,荣名安在哉”,诗人进一步反思人生的终极意义,提出对永恒与短暂、物质与精神价值的质疑。他以广阔的视角审视历史长河,发现无论个人如何追求荣名,最终都难以逃脱时间的消磨,这些所谓的成就和名声在漫长的历史面前显得微不足道。

最后,“遁世有馀乐,何必求蓬莱”,诗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逃避尘世的纷扰,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快乐,或许比追求外在的荣誉更为实际和满足。这里的“遁世”并非彻底的隐居避世,而是指在内心世界中寻找安宁,不必执着于遥不可及的仙境(蓬莱),即不必过分追求超越现实的虚幻理想,而应珍惜当下的生活,追求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比、反问和直抒胸臆的手法,深刻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价值的相对性,鼓励人们在面对世事变迁时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智慧,寻找真正的生活之乐。

收录诗词(179)

朱希晦(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顺帝至正末隐居瑶山,与四明吴主一、萧台赵彦铭吟咏雁山中,称雁山三老。明初荐于朝,命未至而卒。有《云松巢集》

  • 籍贯:温州乐清

相关古诗词

答东白叶徵士

至宝惟人材,所宝非全璧。

缅怀古圣贤,頫仰流汗赤。

龙媒日千里,远道如所适。

一鸣万马瘖,见之皆辟易。

伯乐虽相知,不辨骊黄色。

斯人去我久,千载犹旦夕。

伟哉东白翁,平生数亲炙。

南望吹箫台,矫首空叹息。

何时一相见,斗酒浇胸臆。

醉酒且勿言,中心期饱德。

形式: 古风

写怀(其一)

人生有定分,胡为乱天常。

尺土乃培塿,散樗非栋梁。

观鱼慕庄子,御马思王良。

丈夫贵知己,郁郁徒自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写怀(其二)

野老何愚庸,团形从大块。

林居玩清景,悠然与心会。

佳菊没榛丛,幽兰伍萧艾。

岁晚冰霰交,见之徒感慨。

形式: 古风

杂咏

威凤备五彩,羽毛一何奇。

歘乘长风起,误落天南陲。

朝食琅玕实,暮栖琼树枝。

行当凌八极,斥鴳焉敢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