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舟下石匮

枫兰行楚水,标柱压蛮烟。

香火崇双庙,茅茨入半川。

故人及涯返,去路与天连。

鹿鹿皆前分,悠悠又一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图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赏和内心的情感流露。

“枫兰行楚水”,以“枫”树和“兰”花点缀开篇,立刻带领读者进入一个生机勃勃的自然环境。枫树与兰花并不是常见于同一景观中的植物,它们在这里共同出现在诗人的视野中,展现了楚地特有的生物多样性。

“标柱压蛮烟”,则是对景物的精细描绘。“标柱”意味着有序的树木,而“蛮烟”则指的是南方湿热地区常见的蚊虫和烟雾。这里的“压”字,既形容了树木遮挡天空,也暗示了一种静谧与深邃。

“香火崇双庙”,诗人笔锋一转,从自然景观转向宗教氛围。“香火”是指寺庙中常年燃烧的香,象征着信仰和敬畏。而“崇双庙”则可能暗示了两个相对而立的神圣场所,这些都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宗教氛围。

接着,“茅茨入半川”,诗人再次回到自然景观。“茅茨”指的是草木丛生之地,而“半川”则可能是指一条河流的一部分,给人以隐秘和深远之感。

“故人及涯返”,这里出现了人的活动,"故人"即是诗人所熟识的人物,他们正在河岸边返回。“及涯”意味着到达水边,这里的人们与自然互动,增添了一份生活气息。

“去路与天连”,这句话描绘了离别之人的脚步延伸至天际,象征着远行者的旅途无限延长。

最后,“鹿鹿皆前分,悠悠又一年。”诗人以鹿群为喻,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不断分化。"悠悠"二字,增添了一份淡淡的忧伤和对过去的回忆,而“又一年”则是对时光流转的无奈感受。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宗教氛围以及人与自然互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于时间流逝、生命分化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34)

张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解苍然亭

苍然亭下棹歌声,十里重湖第一程。

岂要老来游汗漫,试扶孙去看升平。

晴空云退青山朗,晚渚风生白鸟轻。

历□旧游班目睫,日呼颖辈识经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酬长沙邓寿甫

泉翁上下数千年,精力平生涑水然。

白发满头犹未了,青灯与影每相怜。

书成不与无金谷,宝秘惟知有木天。

两夜秋窗风雨暗,老人也有可炊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酬刘和叔

儿时说伯亦吾羞,章甫何知不世谋。

延伫群龙开日月,可堪两鸟聒春秋。

十年谩说江湖尔,末路唯求饱暖休。

心事黄花同□皦,何当篱下话从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酬黄帝锡见和

龙髯初一振,人尽息其机。

池静朱华出,山凉白鸟归。

酒能无已已,诗岂去非非。

仰面楚天远,浮云似白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