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希召

见说东人苦倒悬,正须老子与安然。

豫知和气千门溢,想见先声万口传。

坐使游民羞佩剑,断无奸吏浪催钱。

笑谈了却公家事,莫惜新诗寄百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送张希召》由金末元初的诗人王寂所作,通过其笔触,展现了一位老成持重、心怀百姓的官员形象。诗中表达了对即将离任官员的深切关怀与敬意,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洞察。

首句“见说东人苦倒悬”,以“倒悬”这一形象化的比喻,生动描绘出当地百姓生活的困苦,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接下来,“正须老子与安然”一句,既是对即将离任官员的期待,也是对其为官之道的肯定,暗示这位官员能够带来安宁与改变。

“豫知和气千门溢,想见先声万口传。”这两句进一步赞扬了官员的德政,预示着他的离去将给地方带来和谐的氛围,其名声与善行将广为人知,深入人心。这不仅是对官员个人品德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正能量传播的期待。

“坐使游民羞佩剑,断无奸吏浪催钱。”这两句直指社会问题的核心——游民的无所事事与奸吏的横征暴敛。通过“羞佩剑”和“浪催钱”的形象对比,强调了官员通过治理,不仅让游民找到了自我价值,也让奸吏失去了存在的土壤,体现了官员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最后,“笑谈了却公家事,莫惜新诗寄百篇。”这两句表达了对官员轻松处理公务的赞赏,以及对其离开后,通过诗歌继续传递正能量的期待。这种轻松而充满诗意的结尾,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官员的深厚情感,也体现了对美好社会未来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即将离任官员的深情赞颂,不仅展现了其卓越的治绩,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公正、和谐的美好愿景,是一首富有深意的送别之作。

收录诗词(287)

王寂(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上咸平帅耶律寿

勋业凌烟鬓未华,门森霜戟拥高牙。

汉朝剑履元臣后,辽国貂蝉太后家。

黄阁已闻虚鼎席,朱衣行引上堤沙。

吹箫况是神仙侣,知看蟠桃几度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咏虱

鬅鬙鹤发坐搔头,破碎鹑衣不奈秋。

缓带笑侬时诡遇,处裈嗟尔亦良谋。

裹章想倦嵇中散,披褐幸容秦武侯。

犹胜元封□定远,枕戈无暇解兜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题香山寺

平生居士爱香山,百岁神游定此閒。

黄卷既能探妙理,青衫安用拭馀潸。

樱桃笑日艳樊素,杨柳舞风娇小蛮。

尚想夜深携满老,幅巾来听水潺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上大人通奉寿三首(其一)

举世鸥盟多反覆,我翁强健果投簪。

三薰三沐荡尘虑,一咏一觞偿宿心。

柱下相君能漱石,颍滨遗老悟休阴。

天公报寿岂无意,要识三槐种德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