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送张希召》由金末元初的诗人王寂所作,通过其笔触,展现了一位老成持重、心怀百姓的官员形象。诗中表达了对即将离任官员的深切关怀与敬意,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洞察。
首句“见说东人苦倒悬”,以“倒悬”这一形象化的比喻,生动描绘出当地百姓生活的困苦,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接下来,“正须老子与安然”一句,既是对即将离任官员的期待,也是对其为官之道的肯定,暗示这位官员能够带来安宁与改变。
“豫知和气千门溢,想见先声万口传。”这两句进一步赞扬了官员的德政,预示着他的离去将给地方带来和谐的氛围,其名声与善行将广为人知,深入人心。这不仅是对官员个人品德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正能量传播的期待。
“坐使游民羞佩剑,断无奸吏浪催钱。”这两句直指社会问题的核心——游民的无所事事与奸吏的横征暴敛。通过“羞佩剑”和“浪催钱”的形象对比,强调了官员通过治理,不仅让游民找到了自我价值,也让奸吏失去了存在的土壤,体现了官员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最后,“笑谈了却公家事,莫惜新诗寄百篇。”这两句表达了对官员轻松处理公务的赞赏,以及对其离开后,通过诗歌继续传递正能量的期待。这种轻松而充满诗意的结尾,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官员的深厚情感,也体现了对美好社会未来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即将离任官员的深情赞颂,不仅展现了其卓越的治绩,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公正、和谐的美好愿景,是一首富有深意的送别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