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冰霜染得鬓毛深,又复钩辀听岭禽。
老马已非筋力旧,好山重见面颜今。
地饶风物皆春意,天念尘烦为午阴。
转首十年成一梦,龙蛇满壁富新音。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冰霜染得鬓毛深",形象地表达了头发因年岁增长而变白,时间在身上留下的痕迹。"又复钩辀听岭禽"则是老者对自然界的声音仍保持着关注和热爱,尽管身体已经不如往日。
"老马已非筋力旧",通过老马的形象来比喻自己年轻时的活力和力量已大不如前。"好山重见面颜今"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再次展现在眼前的喜悦,可能是指重新回到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感受到岁月带来的变化。
"地饶风物皆春意"一句,描绘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表明大自然依旧在春天的气息中滋润万物。然而"天念尘烦为午阴"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不安与忧虑,即便是在美好春光之下,也难以避免世间的烦恼和阴霾。
"转首十年成一梦",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受,十年的岁月在转瞬之间就像一场梦境般消散。最后"龙蛇满壁富新音"则可能是指诗人对艺术或文学创作的热情依旧,如同墙上盘踞的龙蛇一般,充满了新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整首诗通过对比年轻时与老年的差异,以及自然界的永恒与人类生命的有限,表达了一种对人生、时间、自然以及个人内心世界深刻感悟。
不详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去汴五百里,通淮十八村。
荒原王剪骨,废井伍奢魂。
旧筑河南坞,新城塞北屯。
百年遗爱在,六一故碑存。
夜报风姨息,晓乘波后平。
江涵一镜净,山列两眉横。
依约燃犀处,分明倒蔗生。
徐行戒舟子,勿使白鸥惊。
古驿湘潭道,人家松竹林。
山连梅外远,春入柳边深。
征骑虽欣霁,耕犁久望阴。
貂裘嗟已敝,犹怯老寒侵。
雨欠农忧燥,风多客苦埃。
犹寒莺未出,将社燕还来。
桃放红凝脸,梅飘粉褪腮。
春山如旧识,一笑病颜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