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京口舟中

解维去北固,挂席指西湘。

秋江迥以朗,物色见毫芒。

篷窗列远岫,天际插连樯。

鸥鹭簇寒沙,蒹葭肃初霜。

千里伊此始,扁舟前路长。

路长念行迟,家远情难忘。

回首东南引,朝阳汎沧凉。

稽山不可见,况复梓与桑。

日月无停晷,星汉迭回光。

人生天宇间,安得恋故乡。

徒劳非所愿,薄言奉高堂。

念昔楚与越,相望若参商。

山川有分守,出入多讥防。

道泰共家国,路夷辟关梁。

勉从四方事,及此筋力强。

羁宦真飞蓬,飘飖随风翔。

远近不自我,东西竟何常。

君子贵知命,世路各有方。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宋朝华镇的《早发京口舟中》,描绘了诗人清晨离别北固,乘船前往西湘的旅途景象。诗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旅途孤独的深切感受。

首联“解维去北固,挂席指西湘”,开篇即点明行程,诗人清晨解开缆绳,扬帆启程,目标是遥远的西湘。颔联“秋江迥以朗,物色见毫芒”描绘了秋日江面的辽阔与明亮,万物在晨光中清晰可见,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开阔的意境。

颈联“篷窗列远岫,天际插连樯”通过篷窗望出去,远处的山峦与天边的船只形成对比,既展现了旅途的孤独,也暗示了前行的坚定。尾联“鸥鹭簇寒沙,蒹葭肃初霜”则通过寒沙上聚集的鸥鹭与初霜中的芦苇,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凄清与寒冷。

中间部分“千里伊此始,扁舟前路长。路长念行迟,家远情难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旅程的感慨,以及对家乡的深深思念。诗人虽身处旅途,但心中始终牵挂着远方的家人。

最后,“回首东南引,朝阳汎沧凉。稽山不可见,况复梓与桑”描绘了诗人回望故乡的方向,朝阳下的江面泛着凉意,远处的稽山已看不见,更不用说家乡的梓树与桑田。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也暗含了对人生短暂与漂泊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离乡背井、漂泊他乡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382)

华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巫山神女诗

巫娥美无度,绰约姑射伦。

冰雪照肌骨,被服丹霞裙。

兰膏皆臭腐,天香有清芬。

手提瑶华枝,乘鸾弄氤氲。

缅邈相光彩,杳然丧尘纷。

楚王梦见之,三岁情如醺。

伊人竟何许,宛在阳台下。

宋生未见称,朝暮自云雨。

形式: 古风

襄阳道中望鹿门山

庞公昔避世,全家入翠微。

空遣山下路,不知今是非。

高风久寂寥,世路谁与归。

山头日欲落,搔首重依依。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采石

夜暗枭狐响,天明蛟蜃伏。

君子贵知几,乘时介多福。

中原昔不竞,淮海波涛蹙。

高视孙仲谋,雄心冀前躅。

大明将升腾,氛祲先驱逐。

周师东南指,淮澨归亭毒。

遗烬倚江流,荧荧怯风烛。

真人方远略,坠绪劳君续。

后至祇取羞,先迷庶能复。

时雨动民望,远猷走辰告。

密算结浮梁,长驱践平陆。

敌气沮飞渡,军势乘破竹。

鳞羽不及张,巢窟骇倾覆。

百年厓石棱,镌刻犹在目。

风涛杳不作,水落秋山足。

留与钓鱼舟,穿维宛相属。

由来一带水,未胜长城曲。

道梗叛或易,时清去还速。

何必凿秦淮,佳气自消缩。

形式: 古风

铜陵阻风

常言秋冬交,溯江便风多。

我行已旬馀,有风不生波。

直道不敢往,曲港伤逶迤。

昨日始张帆,腾凌越盘涡。

脩途驿未历,寒日景已俄。

夜半转巨橐,惊涛拥蛟鼍。

天明更雄厉,寻尺不得过。

密雨喜初霁,整衣起婆娑。

倚樯玩轻鸥,遵渚踏寒莎。

羡望东行舟,飞帆峭嵯峨。

回数挽引日,多少唯与阿。

行止风在天,天为谓之何。

欲叹翻自笑,聊为阻风歌。

来日如未已,且用资吟哦。

形式: 古风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