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丹崖石气凝高秋,碧溪上引天河流。
金堂石室不可到,玉棺莓苔生古愁。
仙人昔乘紫云去,白马摇鞭在何处。
茫茫尘世那得知,幔亭空记当年事。
君不见茂林松柏已萧疏,乾鱼犹祭同亭祠。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深的山谷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述和对历史遗迹的回忆,抒发了诗人对于过去与现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感慨。
“丹崖石气凝高秋”一句,以“丹崖”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浓厚的古典色彩。诗中的“石气”可能指的是山谷中那种神秘而又坚固的气息,它在秋天显得特别浓郁,给人以深邃和高洁之感。
接下来的“碧溪上引天河流”,则是对景色的进一步描绘。“碧溪”形容溪水清澈,“上引天河流”则让读者联想到一幅幅画面:山谷中的溪流如同通往天界的天河,既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赞叹,也隐含着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
“金堂石室不可到,玉棺莓苔生古愁”两句,则是对历史遗迹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金堂石室”可能是指某个古代建筑或墓葬,由于年代久远而不能亲至。这里的“不可到”,既可以理解为物理上的无法抵达,也可以看作是时间距离带来的隔阂。而“玉棺莓苔生古愁”,则是在描绘历史遗迹上长满了青苔,引发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无限感慨。
在“仙人昔乘紫云去,白马摇鞭在何处”中,“仙人”象征着超脱尘世的理想境界,而“昔乘紫云去”,则是在追述过去的神话传说。诗人借此表达了对逝去时代和美好事物的怀念之情。
最后,“茫茫尘世那得知,幔亭空记当年事”两句,则是诗人的感慨与自问。他面对纷扰复杂的尘世,感到过去的一切都难以窥测,只能在幽静的亭中回忆往昔。
整首诗通过对山谷景色的描绘,对历史遗迹的追思,以及对于过去美好事物的怀念,构建了一种超脱现实、向往理想世界的情感氛围。
不详
苍崖凌绛霄,横席坐高迥。
遥夜闻吹箫,山空月华冷。
不复云軿去自留,却凭飞鹊集中流。
肯向渊明拚一醉,何妨乘兴过篱东。
流连儿女意,香满曝衣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