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邵宝所作的《寄山东巡抚陈中丞》。邵宝以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友人陈中丞的思念与敬仰之情。
首联“两年三劄汴台时,回首东藩几梦思”,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汴台共事的时光,以及对友人的深深怀念。这里的“汴台”可能是指官署或办公地点,“东藩”则可能指友人的任职地,诗人通过回忆与友人的共事经历,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颔联“疏为斯文还白鹿,书从何日更青藜”,进一步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之情。“斯文”指学问或文化,“白鹿”和“青藜”都是古代文人常用的象征,这里用来形容友人的才华和学问。诗人感慨于友人离开后,何时才能再见到其文采飞扬的笔墨。
颈联“泰山我负登高愿,沧海君成望远期”,表达了诗人未能实现的个人愿望与对友人成就的赞美。诗人自谦未能实现登泰山的愿望,而友人却能望向远方,取得成就,表达了对友人成功的羡慕与祝福。
尾联“相寄不烦缄鲁缟,汉封坛上有秦碑”,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诗人希望友人能够理解自己的心意,无需过多言语,如同汉代封坛上的秦碑,虽无言却能传递深远的意义。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含蓄,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