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关河柳》由元代诗人李瓒所作,描绘了关河边春柳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离愁别绪。
首句“关河春初官柳青”,开篇点明时节与地点,春季的关河边,官道两旁的柳树刚刚泛出嫩绿,生机勃勃。接着“上有栖乌哑哑鸣”一句,以乌鸦的叫声增添了一抹生动的自然气息,也暗示着离别的哀愁。
“千树万树恨如织,水远山长无限情”两句,将柳树的茂密与情感交织在一起,仿佛每一棵树都承载着无尽的思念和离愁,远处的山水更添了几分深情与辽阔。
“柳丝忽换黄金色,当时忆送游侠客”描绘了春日里柳叶逐渐变黄的景象,让人想起曾经送别游侠的情景,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感慨。
“去年惊心杨子南,今年又恨沙场北”两句,通过对比去年与今年的离别地点,突出了时间的流逝与离愁的不断累积,杨子南与沙场北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离别场景,加重了诗中的悲凉氛围。
最后,“关河柳,管别离。离人一去何时归?折枝千里寄相思”四句,将主题升华至对别离的普遍感受上,关河柳见证了无数的离别,而离人何时能归来成了永恒的疑问。折取柳枝寄予相思,是古人表达离愁别绪的传统方式,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关河柳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离别之痛的深刻体会,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情感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