洨河石桥

洨河建石桥,可但驴马渡。

长耳留蹄涔,嗟我来何暮。

四隅柱干霄,停骖俯一顾。

上镂过客名,旁镌海怪怖。

开元双折柱,隶画尚坚固。

神物久护持,赵人速惊嫭。

泉南应伯仲,松江说无处。

引领渺烟波,恨不奋飞去。

形式: 古风

翻译

洨河之上建造石桥,不只是供驴马通过。
长耳马匹留下蹄印在积水里,哎,我为何来得这般晚。
四方支柱直插云霄,停下马车低头一望。
桥上有雕刻着过往旅客的名字,旁边刻着海怪以示警示。
开元年间双柱依然挺立,隶书雕刻依旧坚固。
神灵长久守护,赵地的人们应感到惊奇和敬畏。
据说泉南有类似的桥,松江却已找不到踪迹。
我遥望远方烟波浩渺,遗憾不能展翅飞翔离去。

注释

洨河:河流名。
石桥:石制桥梁。
驴马:牲畜。
渡:过河。
长耳:形容马匹。
蹄涔:蹄印中的积水。
嗟:感叹词。
何暮:为何如此迟。
四隅:四方角落。
柱干霄:柱子直入云霄。
骖:驾车的马。
俯一顾:低头看一眼。
镂:雕刻。
过客名:过往旅客的名字。
镌:雕刻。
海怪怖:海怪图案用来吓唬人。
开元:唐朝皇帝年号。
隶画:隶书雕刻。
神物:神奇的物品或传说中的生物。
惊嫭:惊讶且敬畏。
泉南:南方某地。
伯仲:同等地位。
松江:另一条江。
无处:找不到。
引领:引颈远望。
渺:遥远。
烟波:水汽迷蒙。
恨:遗憾。
奋飞去:振翅飞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皓所作的《洨河石桥》,通过对洨河上的石桥进行描绘,展现了其历史的厚重和艺术的独特。诗中首先强调了石桥的实用性,不仅是驴马过河的通道,更寓含着岁月的痕迹。诗人感叹自己来访已晚,桥的四角高耸入云,他停车驻足,仰望桥上的雕刻,既有过往行人的名字,又有象征海怪的图案,显示出古人的匠心独运。

诗人特别提到了石桥的“开元双折柱”,赞美其隶书雕刻依然坚固,暗示了桥的年代久远和工艺精湛。他还提及了桥的守护神灵,认为当地人对这座桥充满敬畏,甚至将其与赵地的其他著名桥梁如泉南、松江相提并论。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石桥的向往和遗憾,希望能像鸟儿一样振翅飞翔,融入那遥远的烟波之中。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描绘了洨河石桥的形制与历史,还传达出诗人对古迹的敬仰和对自然的向往之情。

收录诗词(154)

洪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徽宗政和五年(1115)进士。历台州宁海主簿,秀州录事参军。宋代词人

  • 字:光弼
  • 生卒年:1088~1155

相关古诗词

洪庆善韩美成观所藏宣和殿书画庆善有诗次韵

晋唐尺牍丹青古,老眼贪看眩欲花。

二使星临增倍价,一篇语妙属诗家。

当年宝閟藏书殿,留落宁知松漠见。

万里怀归为公出,往事宣和空历历。

形式: 古风

重九

马鞍山会异龙山,暮节登高作等闲。

不逐游人存静观,唯依达士叩元关。

箭穿化鹤君何在,书寄宾鸿使未还。

引领庭闱方寸乱,倚松对菊涕潸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重九彦清出猎独处无聊

独上层楼意已阑,栏干倚遍悄无言。

白衣不至黄花少,怅望庭闱涕泪繁。

秋节堪悲惟暮节,牛山独叹异龙山。

解嘲不见狂从事,落帽风流作等闲。

形式: 七言律诗

食羊次韵

肮脏无聊但独愁,未甘降服作秦囚。

分羹正值偿私憾,食肉安能有远谋。

祈死难沽千日酒,苦寒谁赠五云裘。

包羞忍耻随缘分,深愧空餐自讼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