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洲云巢图

苍山不受寒,裹以白兜罗。

借云以为暖,我意不在多。

小营丹鹤巢,高栖翠云柯。

飞仙度鸾笙,老人卧鸡窠。

谁能江海去,风雨一渔蓑。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张雨的《滨洲云巢图》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首句“苍山不受寒”展现了山峦坚韧不畏严寒的形象,如同披着白兜罗的外衣,温暖而神秘。接下来的诗句“借云以为暖,我意不在多”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以及对简朴生活的追求。

“小营丹鹤巢,高栖翠云柯”描绘了丹鹤在山间筑巢的场景,寓意着隐逸与超脱,栖息于青翠枝头,增添了画面的宁静与高洁。诗人进一步通过“飞仙度鸾笙,老人卧鸡窠”展现了理想中的仙人生活,轻盈地吹奏笙乐,而自己则选择如鸡窝般的简陋居所,流露出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最后两句“谁能江海去,风雨一渔蓑”传达出诗人对于自由自在、随性江湖生活的渴望,即使面对风雨,也愿意披上渔夫的蓑衣,独自在江海中漂泊。整首诗寓情于景,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境界和对自然与简朴生活的深深热爱。

收录诗词(511)

张雨(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道名嗣真,道号贞居子曾从虞集受学,博学多闻,善谈名理。诗文、诗文、书法、绘画,清新流丽,有晋、唐遗意。年二十弃家为道士,居茅山,尝从开元宫王真人入京,欲官之,不就

  • 号:句曲外史
  • 生卒年:1283~1350

相关古诗词

寄题刘彦基丹室

昔闻冲虚宫,远在锦江头。

往来多异人,东望不可求。

借问鸿宝书,枕中今在不。

尚馀一丸药,光景夜不收。

食之生羽翼,飞去十二楼。

下视何苍苍,至情难久留。

我将拾瑶草,迟子于玄洲。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十月十八夜震泽风大作明日大雪异常又明日甲子日出大寒

弱龄逃世网,一勇以求志。

折旋四十载,竟日坐有累。

大拙使为巧,小朴使为器。

用是役于人,夫岂足言智。

飘风鼓具区,如我长噫气。

追惟年运往,通夕遂忘寐。

圣人罕言命,天道殊难致。

委顺待未来,馀日敢终弃。

形式: 古风

次韵晋卿翰林赠陈秉彝

金华黄太史,出为儒台冠。

诗文齐六经,奇古谁敢传。

如掇明月珠,妙在九曲穿。

而子工笔札,狗监非所荐。

挈之登龙门,果获尾时彦。

孜孜勤执经,矻矻劳染翰。

敏手不暇给,精华且屡换。

怜才吾辈事,子乃羞自献。

由兹数来往,无事辄相见。

湖岭错萦纡,烟霞争变幻。

一夕快雨馀,春物已消半。

言归天台奥,俄顷语离散。

此手不易执,明日柁楼饭。

迢迢望白云,瀑布声许悍。

赤城跨沧海,朝霞以为岸。

倘遇仙者徒,勿易樵牧贱。

予衰志求道,千载犹暮旦。

老经三百家,一一理残卷。

霜毫犯冠箨,墨汁滓衣汗。

何功使愿果,尽力输老腕。

子书能瘦硬,泪眼秋隼健。

唯馀箧中字,照我目光烂。

送子望崖返,回目穷海甸。

春夕岂不短,反侧移漏箭。

才梦金庭游,还逐涛江乱。

荐知家庭乐,旭日阴始泮。

身扶老人杖,衣忆慈母线。

还期当及时,迟子秋水观。

栖栖寡俦侣,孤坐至日晏。

追步太史作,用以申缱绻。

形式: 古风

书怀二十韵奉呈虞集贤

昭代千龄运,斯文一柱功。

初当延祐日,晚识广陵公。

朝士因推毂,先生猥击蒙。

暌乖遗廿载,寤寐接孤风。

太史山川彦,仙儒馆阁崇。

置身清切上,用志杳冥中。

句法黄初过,才名冀北空。

朔南驰使节,江汉借归篷。

酒问馀杭姥,泉寻六一翁。

境非秋水观,寺即紫微宫。

侍坐要王远,移家近葛洪。

于焉承咳唾,足以振罢癃。

卓尔身为贵,胡然老见攻。

战肥终道胜,德重岂途穷。

玉趾閒迂步,麻衣病鞠躬。

茶烟窗冉惹,墨沼树玲珑。

饥甚无瑶草,招来有桂丛。

输心何落落,把袂辄匆匆。

易进乘轩鹤,难追戏海鸿。

明朝去吴会,长笑为谁雄。

形式: 排律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