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潘奕隽的《移居诗(其一)》描绘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淡泊心态。首句“劳生织路不常居”表达了人生的忙碌与漂泊,暗示了诗人意识到人生如行云流水,难以长久停留一处。接着,“广厦千间愿总虚”流露出他对物质欲望的超脱,即使拥有再多的居所,内心追求的并非物质满足。
“屏迹此心齐木石”进一步强调诗人内心的宁静,如同木石一般质朴无华,不随世事流转。他追求的是精神上的安宁,连梦境都不愿涉足繁华。“安神无梦到轩舆”形象地表达了这种境界,即心灵平静,不被外界荣华富贵所扰。
“南阡东陌游非远,纸阁芦帘意尽余”写诗人享受简朴生活,漫步乡间小道,满足于纸窗芦帘的朴素环境,心境悠然自得。最后两句“莫笑腐儒家具少,皂厨还有未看书”,以自嘲的方式表明,虽然物质简单,但读书学习的精神追求并未减少,反而更显其人格的高尚。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崇尚自然、追求精神富足的生活态度,展现了清末文人的一种理想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