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王问的《送陈鸣野还稽山旧庐》描绘了一幅送别友人归乡的画面。首句“溪上与君饮”直接点出在溪边饮酒的场景,体现了友情的深厚。接着,“即从溪上归”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以及对归途的想象。
“溪云向暮生,飘飖随君衣”通过描绘傍晚时分溪边的云雾缭绕,仿佛追随友人的身影,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诗人运用了自然景象来寄托情感,显得含蓄而深沉。
“渺渺越江渡,遥遥想容辉”两句,诗人想象友人过江的情景,虽然视线难以触及,但心中对友人的光彩形象仍然清晰可见,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挂念。
最后,“草《玄》心自苦,常掩子云扉”暗含了诗人自己在研读经典(此处指《周易》中的《易经》)时的专注和苦修,同时也暗示了友人离去后,诗人将更加专注于学问,但心中仍会怀念与友人的相聚时光。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情于景,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