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从军》是明代诗人袁震兴所作,通过激昂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心怀壮志的男儿投身军旅的豪情与决心。
首句“男儿负奇志,牖下安能终”,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的雄心壮志,不甘于平凡的生活,渴望在战场上建功立业。接着,“腰间跃秋水,剑锋吐长虹”两句,以生动的比喻描绘出这位男儿身佩利剑,剑光如虹,形象地展现了他英武不凡的气质和准备战斗的决心。
“枕戈挽甲起,杀气光熊熊”进一步渲染了主人公的英勇姿态,枕着武器,挽起盔甲,随时准备冲锋陷阵,其身上散发的杀气如同火焰般炽烈,充满了对敌人无畏的挑战和对胜利的渴望。
“忆昔班定还,投笔还从戎”引用历史典故,借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表达了主人公放弃文职,投身军旅的壮举,显示出他对国家和民族责任的深刻认识和勇于担当的精神。
“一卷黄石书,谈笑夸英雄”则暗示主人公不仅有勇有谋,还饱读兵书,能够从容不迫地谈论军事策略,夸耀自己的英雄事迹,展现出他的智勇双全。
最后,“长驱万里外,立马树奇功”描绘了主人公率领军队远征,立于战场之上,建立非凡功勋的画面,充分体现了他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
整首诗通过对一位从军男儿形象的塑造,展现了明代士人对于国家、民族的忠诚与热爱,以及他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勇敢与智慧,充满了慷慨激昂的英雄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