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万本松杉,山山栽遍。飏下钁头,再呈旧面。
双峰峨峨翠插天,天下人见渠不见。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广袤的松杉林,遍布于崇山峻岭之中,仿佛是万木参天,蔚为壮观。诗人手持锄头(钁头),象征着辛勤的劳作,旨在展现出这些树木经过修剪后焕然一新的景象。接下来,诗人笔锋一转,将目光投向了那两座高耸入云的双峰,它们翠色欲滴,引人瞩目,然而只有真正走进山中的人才能领略其秀美。最后一句“天下人见渠不见”,寓意着美景往往被忽视,需要用心去发现和体会。整体上,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寓含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沉思考,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不详
五天竺国,东震旦土。传佛心宗,无本可据。
无本据,一苇横趋,大江东去。
千圣头边殃祸作,春风和气满丛林。
随其机上者上之,任其器下者下之。
一处不通,回天转地。
活天下死衲僧,死大地活衲子。
是谓父不传子不记之妙,如保福千圣头边殃祸者鲜矣。
三脚驴子弄蹄行,金毛师子大哮吼。
五峰峭峻摩苍穹,千古万古扬家丑。
药知性亦病知源,谁管尸灵骨已寒。
痛下一针双眼活,耆婆应未得其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