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中真乐

人间富与贵,孰不羡王侯。

静边细一观,何其劳且忧。

去来风中云,出没水上沤。

推迁无定在,秋毫非我谋。

既仕知此理,官衢屡回头。

今也衡门下,卧起得自由。

随流任纵横,飘如不系舟。

触处尽禅悦,俗乐宁可侔。

死生夜旦耳,吾心有天游。

肯学痴狂子,盖棺事始休。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人间的富贵权势,谁不羡慕那些王侯。
静静地观察世间,却感到多么疲惫和忧虑。
世事如风云变幻,时隐时现,难以捉摸。
变迁无常,微小之事并非我能掌控。
既然踏入仕途,深知这道理,走在官道上常常回头反思。
如今我在简陋的屋檐下,生活自由自在。
随波逐流,任凭命运摆布,像不系缆绳的舟。
无论何处,都充满禅意的喜悦,世俗的快乐怎能相比。
生死不过昼夜交替,我的心却在天外遨游。
我宁愿学那痴狂之人,直到生命结束才停止追求。

注释

富与贵:富贵权势。
王侯:古代贵族或有权势的人。
静边:静静观察。
劳且忧:劳累且忧虑。
推迁:变迁。
官衢:官道。
衡门:简陋的房屋。
飘如不系舟:像不系缆绳的舟,比喻随波逐流。
禅悦:佛教中指内心平静的喜悦。
俗乐:世俗的快乐。
天游:超越世俗的心灵游历。
痴狂子:形容不拘小节、超脱世俗的人。

鉴赏

这首宋诗《闲中真乐》是宋代诗人郭印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富贵荣华的淡泊态度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首句“人间富与贵,孰不羡王侯”揭示了人们对权势地位的普遍追求,然而诗人通过“静边细一观,何其劳且忧”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深入思考,认为王侯之位并非真正的幸福,反而伴随着辛劳和忧虑。

接下来,“去来风中云,出没水上沤”以自然景象比喻人生的无常,暗示世事如白云苍狗,难以长久把握。诗人认识到“推迁无定在,秋毫非我谋”,即人生变迁无常,个人无法掌控,从而在仕途上保持清醒,明白“既仕知此理,官衢屡回头”。

在对比现实与理想后,诗人选择“今也衡门下,卧起得自由”,过着简朴的生活,享受着内心的宁静与自由。他以“随流任纵横,飘如不系舟”形容自己顺应自然,如同不系缆绳的小舟,随波逐流。诗人深感“触处尽禅悦,俗乐宁可侔”,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到超越世俗快乐的禅意。

最后两句“死生夜旦耳,吾心有天游”表达出诗人看淡生死,心灵自由自在地游于天地之间。他不愿像痴狂之人那样执着,而是主张在生前就达到内心的解脱,即“肯学痴狂子,盖棺事始休”。

总的来说,这首诗展现了郭印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由的禅意人生观,以及对闲暇生活中的真乐的珍视。

收录诗词(702)

郭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闲中读易

圣人阐性命,易书所自作。

要令末世士,悟取先天学。

俗儒何纷纷,私意妄穿凿。

或被阴阳拘,或遭象数缚。

执一以为真,盲夫妄扪摸。

我尝皆过眼,去道转辽邈。

粤从探释氏,奥处窥其略。

返照日月久,豁然生妙觉。

八卦未画初,玄门启关钥。

向来百家言,尽把束高阁。

形式: 古风

闲看佛书

金仙入汉梦,始闻佛法东。

梁武好尤笃,上下争尊崇。

寻译到李唐,伽蓝栋宇充。

煌煌五千卷,披读未易终。

楞严明根尘,金刚了色空。

圆觉祛禅病,维摩现神通。

四书皆等教,真可发愚蒙。

我常日寓目,清晨课其功。

油然会心处,喜乐浩无穷。

寄语看经人,勿堕文字中。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和于子仪观见赠二十韵

壮岁悟修性,磨砻谢圭角。

堕身尘网中,意气翔寥廓。

动遭白眼观,罕识黄金诺。

圣贤皆吾心,所读真糟粕。

妙处谁与语,此道今萧索。

西施及嫫母,本身非美恶。

掩关学宴坐,浩气合冲漠。

身世鸿毛轻,利名蝉翼薄。

兀兀寡知音,头童齿将豁。

向未得良友,杯酒屡同酌。

见我辄倾倒,清音听明铎。

马队骧天骥,鸡群昂野鹤。

新诗续风骚,久矣无此作。

词锋敏而锐,百献敢一酢。

愿君偃戈矛,使我坚城郭。

中虚道自来,大信本不约。

养兹百鍊金,劫火难销铄。

心法两俱忘,无解亦无缚。

参乎一以贯,回也不改乐。

富贵何足云,侯门空赭垩。

形式: 古风

和元守中秋月夜韵

曩为痴儿未识月,夜明唤作山阴雪。

翻笑老人立其下,皓彩亭亭映华发。

晦朔弦望总不知,三五那能问盈缺。

有时暮宿招提境,插天不爱金银塔。

壮年观览稍好奇,眼看绝景一何稀。

中秋玩月定忘寝,往往连夕追轻肥。

欢呼共吸杯中影,旋瞻宝镜天边飞。

欲速嫦娥下霄汉,论心执手与同归。

老来爱身如爱国,暑气蕴隆惊吏酷。

况当夔子瘴疠地,白露漙空尚蒸溽。

可怜今宵月色凉,滟滟寒光满坑谷。

不论贵贱及富贫,茅屋朱门皆变玉。

我亦乘兴上层台,但无佳客同尊罍。

坐久归来略假寐,床前见月枕还推。

不知此夜为谁好,一曲长歌动九垓。

人生穷达何足算,但把馀龄付酒杯。

形式: 古风